第491页

“不是,论权势,他比不上司礼太监,比之两位厂公也有不如,但他年纪大些,结交广泛,在宫里义子、义孙成群,尤其是经常服侍在陛下身边,说得上话,所以很受尊重。”

“他是宫里的豪杰?”

“嗯,有点这个意思,无名无份,却能排忧解难,梁内侍算是一位豪杰。”

“他这么缺钱,非要在城外再弄一条乌鹊胡同?”

“太监大都缺钱,你要知道,宫里每月的俸禄并不高,如果从来不出宫还好些,若是宫外还有家人需要养活,日子就难了。”

胡桂扬想起赖望喜,点头道:“略有耳闻。”

“梁内侍最爱扶危济困,所以想办法广开钱源,从通州到京城,至少三成官铺由太监掌管,乌鹊胡同也是如此。但这里位置不佳,距离码头、市场都有点远,生意一向不温不火,直到有人弄出满壶春。”

“城里七八条春院胡同的生意,都被满壶春抢走,太监们发大财了。”

“架不住人多,按职位分配下去,到每人手里都不多,聊胜于无,但是对那些贫者来说,这点钱至关重要,他们月月盼着呢。”

“梁内侍还真是一位心善的豪杰。”

“外面的人对太监常有误解,其实都是一样的人,有好有坏、有贵有贱。”

“韦百户对太监很熟。”

“实不相瞒,家叔现在宫里任职。”韦瑛没提姓名与职位,但是语气突然变得端肃,显然这位“家叔”在宫里并非普通太监。

“原来如此,失敬失敬。”胡桂扬拱手笑道。

韦瑛摆下手,表示这没什么,继续道:“总之乌鹊胡同与宫里的关系大致如此,除此之外,各大太监在乌鹊胡同都有专营的铺子,比如这家盛兴铺,就归咱们西厂所有,钱款不走梁内侍那条钱,直接归入西厂,由厂公分配。”

“哦,怪不得招待得这么好,我以后能来吗?”

韦瑛大笑,“公干可以,私宴就算了,生意是为赚钱,影响生意,厂公不会高兴,大家的收益也都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