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这正是我来通州的目的。”

“原来如此,胡校尉应该早说一声,也就不会造成现在的误会。”

“误会?大人招我来,不是要助我查案吗?”

“你刚才说南司……哈哈,对对,一定要帮,必须要帮,只要是在通州地界上,任何地方随便你去,任何官民随便你查。”陈逵终于露出笑容。

“大关帝庙有一位瞎道士孙伏亭……”

“明天一早,他就会来见你。”陈逵起身,“还要抓什么人?”

“暂时没了,不用抓,请来就行。”

“当然。”陈逵走到胡桂扬面前,指着腰间佩剑,莫名其妙地压低声音,“听说过此剑的来历吗?”

胡桂扬心中一惊,以为对方改了主意,将要杀人灭口,于是警惕地摇摇头,“孤陋寡闻。”

陈逵却没有拔剑砍人之意,“此剑原属于氏。”

“哪个于氏?”

“少保于氏。”

胡桂扬一愣,不明白陈逵突然提起少保于谦是何用意。

陈逵抬头看向厅外,似乎想起了悠悠往事,“想当年,南宫复辟,于少保受刑于市,天下皆以为冤,朝中缙绅钳口不言,一代护国忠臣曝尸于地。想我也是一时气盛,亲赴刑场,收敛少保遗体,遣派亲信送回杭州。我给自己也准备了棺椁,情愿以身谢罪。英宗圣明,想必也有悔意,竟然没有追查此事。数年之后,杭州于氏遣人赠我此剑,说此剑乃少保年轻时所佩。”

陈逵大概经常讲述这番话,一下子变得文诌诌的。

胡桂扬拱手道:“将军高义,天下景仰。”

陈逵呵呵笑了几声,抬手在胸膛上捶了两下,“高不高的还在其次,一腔热血、一片忠心摆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