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郑叹啃花生的动作慢了些,耳朵转向那边,他也想知道二毛这家伙到底从哪儿弄得这个所谓的符,难道真准备降妖镇魔?

二毛回想了一下,答道:“来楚华市的时候在火车站看到一老头,揣着个包拿着个本子,追着我让我献爱心,还在本子上记名的那种。我给了十块钱,他给我一张这玩意儿,说是降妖镇魔用的。”

在一些车站或者站台等地方,总会有一些乞讨或者让献爱心的人。人多了,真假难辨,渐渐地,不知道是社会太冷漠,还是人们变精明了。也或许是那些骗局催化了人们的冷漠,对于献爱心,人们最先的反应就是“骗子”而不是同情。

郑叹不知道二毛是否知晓这其中的猫腻,不过,看他那样子,就算知道,也只是顺手花钱买个乐子而已,压根不在乎。

所以说,这个所谓的“符”其实只是个十块钱换来的纪念品?

郑叹心里莫名安心了一些。

卫棱的注意点不在那张纪念品“符”上,而是说道:“你还真在那本子上写名字了?”

“写了啊,干嘛不写,花了十块钱呢,用我练了十几年的硬笔书法写的,秒杀上面那些名字n+1条街!”

“是吗,那这样说来,本子上后面那些献爱心的人写名字的时候都会知道有个叫王明的人捐了十块钱。”卫棱以一种揶揄的口吻说道。

“我没那么傻去写自己的名字,告诉别人我也被坑了吗?那多没面子。”

有些时候,那些给钱的人并不是出自自愿的,而是“被”捐款,曾经报纸上就报道过路人不给钱而被揍的事情。所以,有些人就觉得,不出自自己意愿的“爱心”,都是很没面子的,尤其是自尊心强的男人们。

既然二毛说他在本子上写了名字,却又不是他的名字,那他当时写的谁的?随便杜撰的吗?

“你写的谁的名字?”卫棱疑惑。

“王斌。”二毛得意洋洋。

郑叹、卫棱:“……”

不知道二毛他哥知道这事后会是个什么反应。而这估计也只是二毛做过的那些事里面其中一个并不显眼的部分。郑叹想,以后会不会在墙上写的那些办证、送气、钻孔、磨地板、通下水道,或者天线杆上贴的治疗顽疾等广告上看到王斌的名字?还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