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安一直担心一件事,就是打败西夏容易,可治理这么庞大的几千里土地,对大宋来说,负担太大了。
刚立国的时候,皇帝随便一道圣旨,就可以迁移几十万人,填充边疆,一点难度没有。可立国百年之后,再想移民,朝廷就要拿出各种补贴,就要给足够的好处,不然老百姓才不会乖乖听话呢!
不管古今,都是这个道理,要不然哪个国家刚建国的时候,就有钉子户?当建国几十年,上百年之后,钉子户越来越多……以至于绊手绊脚,想要干什么大工程,都奇难无比。
古往今来,人都是这样,没办法的!
可以预见,治理西夏,会比收复西夏,要难无数倍!
朱令凌部归降,绝对是个好信号。
大宋可以利用羌人部落和蕃部,去掌控地盘,然后再徐徐移民,把河套平原都拿到手中……
王宁安的朋友和学生人才济济,赵宗景有匪气,慕容轻尘有霸气,王韶有魅力,苏轼有才气,吕惠卿阴险狡诈,章敦豪爽精明……这么多人,甘心供王宁安驱使,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宁安的见识无人能及!
这不,仗还没打完,他又想到了如何治理。
王相公,你的目光够长远的!
“既然决战到了,不如就把朱令凌的归顺,作为大战的开始!”
王宁安下了决心。
王韶倍感振奋,忙说道:“朱令凌部现在胭脂山,他们要想归降大宋,最近的路就是走祁连山,进吐蕃诸部,来到青唐。这条路虽然最近,但是也有上千里。让十万老弱妇孺,奔行千里,实在是困难。王相公,我们必须安排人马接应。”
“子纯,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不必吞吞吐吐。”
“是!”王韶理了理思绪,“王相公,朱令凌告诉我,现在李谅祚手边能动用的就是两千多铁鹞子,重建之后,李谅祚舍不得投入横山一线和大宋对拼,一直留在手边,充当机动兵力。铁鹞子赫赫凶名,无人不知。大宋不怕,可朱令凌怕啊!他希望大宋能派遣最强的人马,去接应他们,安全脱险。”
王宁安微微一笑,“他是想要墙骑兵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