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王安石随时会翻脸,当然用翻脸这个词并不妥当,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何来翻脸之说?
不过此时不用担心了,王宁安将书信烧成了灰。
道理很简单,老家伙要换一个算盘了。
因为他必须替王宁安,也是替他自己拼命了。
“子瞻,我听说有不少巴蜀的官员找你?可有此事?”
苏轼一愣,连忙摇头,“没有,绝对没有!”
王宁安轻笑了一声,“或许你都不知道,你姐姐说,你小时候撒谎的时候,耳朵就会变红,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什么?我怎么不知道?我刚刚的耳朵红了?”大苏变得惊恐万状,气咻咻道:“是有人来看我,又能怎么样?大家都是同乡,一起喝酒唱和,彼此谈心,不是再正常不过了?”
“呵呵,那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他们来找你?”
“我说了啊,是同乡,同乡之谊!蜀地头些年读书的人少,考进士的就更少,好不容易这些年恢复了元气,大家伙都憋着股劲,要替家乡争光呢!”
“哦?好大的志气。”王宁安笑道:“是争光,还是结党营私?”
苏轼一下子张大了嘴巴,都能塞进去一个拳头。
“没有,就是没有!姐夫,你可不能诬赖好人啊!”苏轼一把鼻涕一把泪,“我对天发誓,绝对没有结党营私,朋比为奸,天日可鉴啊!”
“行了!”
王宁安一甩袖子,“我又没说你错!身在官场,抱团取暖,那是人之常情!就连你这么白目的人都知道照顾乡谊,文彦博那个老猴子还能想不明白吗?”
苏轼脑袋有点卡,怎么又跑到了文彦博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