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页

沈迁走进帐中。众将校纷纷招呼。

“于乔来了。”

“沈二爷来了。”

“沈兄弟……”

场面热闹。沈迁亦是得体的一一回应着,叔伯兄的称呼着。世家子弟,在场面上很娴熟。

庆国公府世代勋贵,隶属于旧武勋集团。而牛继宗的部下,很大一部分高级将领都是旧武勋集团。同时,沈迁的长兄数年前战死在西域。军中有同袍。

春季时,牛继宗战败,撤下来溃兵三万。其中京营两万。京营的编制是8千人一营。设一名参将,两名游击。齐驰前往瓜州前线,带走了4千京营。留有两营在敦煌整训,休养。

游击杨纪便是留在敦煌。

敦煌留守5万人,除却苗副将手下的2万人,再加上这2营京营,其余则为辅兵。

营帐中,游击、千总、副千总们随意的落座。沈迁陪在末席。他奉贾环的令,和诸将接触。

闲谈一会后,杨纪环视诸将校,试探地问道:“诸位以为贾环如何?”昨天的接风宴,他们都参加了。反响很大。贾环对外的态度:很强硬。这符合他们这些京营旧部的需求:复仇,一雪前耻,将功赎罪!而且,贾环同样出身于旧武勋集团中的核心世家:贾府。

但是,杨纪等人对他,仍旧有疑虑。投靠与被投靠,或者双方合作,本来就很复杂。

贾环的年龄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第一,贾环的态度是否会变化。第二,贾环的地位,在整个西域而言并不高。纯以文官论,除去总督,贾环官位排在第五。但战时,将领的权力很大。军需官很重要,如何比的过手握兵权的将军?

以四王八公这条线来看,他们应当与贾环合作。那么,他们投靠贾环背后的齐总督,贾环在齐总督面前,有多少份量呢?

一名老成的千总道:“杨大人,还是再等等看吧。”几名千总纷纷出言附和。

杨纪点点头,他心中亦是倾向于这个意见,看向沈迁,“于乔,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