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刚才说贾环水平不行的萧幼安,鄙视贾环的魏子和,意欲搅局的郑盐商、郑大少,无话可说。
绝世之作,不服也得服。
众人饮酒毕。
坐在正厅之中的江南名妓,擅长琵琶的美人宋若雨起身敛裙,脸颊上还带着酒后的红晕,向贾环行礼,“不意京城风华,有如此人物!妾愿和之。”
正在场中按着玉箫而立的美人刘如烟婷婷袅袅的向众人行礼,“中秋绝唱,百年无出其右。妾幸与会,亦愿和之!”檀口轻吹,箫声骤起。厅中的曲艺歌姬们按弦调瑟,传唱此作。
其余六厅之中的文人士子,争相传诵,抄录、听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亦有人在讨论:兼怀宝钗。宝钗是谁?好像是一个女子的名字。
雍治十一年中秋晚,明月当空,万里澄澈如洗。扬州北城内,小秦淮河上西园,北七堂中,曲调悠悠。
那一夜,满城尽唱:水调歌头。
第280章 中秋佳节(四)
北七堂中,管弦呕哑之声响起,一遍又一遍的演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贾环饮酒之后,便有侍女将他引导到在江左名士处临时添加的座位上。美酒佳肴陈列。正厅之中的待遇比西二堂那边要好的多。每个官员、盐商、名士身边都一名佐酒的美人。
几名扬州名士纷纷与贾环敬酒、结交。
位在沙胜身侧的何师爷喝着酒,正在搜肠刮肚的找溢美之词,对身边的美人述说对贾环这首词的感慨。
刚才叫好之时,他都是拍着桌子。一点都不像中年人。
何师爷赞道:“这首词写尽中秋。自此之后,咏中秋之作,无出其右者。说一句‘千古绝唱’绝不为过。这首词,前半阙纵写,后半阙横叙。上半首高屋建瓴,下半首峰回路转。层层交织。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波澜层叠,虚实交错。清丽雄阔,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清新如画。情韵兼胜,境界壮美。虽则是情怀寥落的咏秋之作,却有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