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他又怎么会想到,十多年后,江苓能有这样的造化。
被选中给太子冲喜,还真让这喜冲成功了。
“江苓这孩子,有善心,懂事,知分寸……”江致远干巴巴将人夸了一顿,不夸不行,这里是皇宫,他前脚说江苓坏话,后脚就会传到萧晟昀耳朵里。
新君即位,交给他做的第一件事,他必须做好。
“如此便好,”辅国公抚了把自己的胡子,“那你觉得,封后一事,会是他像皇上要求的吗?”
“恕下官直言,这件事多半是皇上一时兴起提出来的,下官的侄儿恐怕还被蒙在鼓里。”
江致远这点倒是没有说错,江苓还是从萧晟昀口中知道这件事的。
他本以为,登基大典自己观礼就够了,没想到转头自己也成了参与者之一。
“陛下怎么会想着,这个时候和封后大典一起办?”江苓点了点男人胸膛。
算起来,他和萧晟昀有几天没见了,那日萧晟昀出城,便暗示了他,会发生一些事,他想过种种,唯独没想到,会听到崇明帝被承王害死的消息。
“父皇已故,如果不趁这个机会一起办了,就得再等三年,朕不想等这三年。”萧晟昀恨不得立刻昭告天下,江苓是他的。
他对崇明帝的父子亲情早在崇明帝做的一件件事中被消磨殆尽,当然不想因为崇明帝耽误三年。
即使不举行封后大典,也不会影响江苓和他在一起,但他不愿。
这个新年过的和以往都不一样,因为崇明帝的逝去,宫里,民间都少了几分过年的喜气。
北莽五王子被抓后,萧晟昀根据审出的消息,处理了不少北莽潜伏在大启的势力,还意外查到了当初和卢嘉木交易的真正买主。
正是北莽五王子的舅舅。
“这些年,他靠从卢嘉木等人手里采买到的药物等贵重物品,为北莽五王子的势力添砖加瓦,正是因为这些东西,北莽五王子才能稳坐继承人之位。”
北莽生存环境恶劣,且以游牧为主,生活物资极度匮乏,所以他们才会喜欢来大启抢掠。
大启边境百姓因这些人苦不堪言,却不知,大启境内,有人被钱财蒙蔽了双眼,源源不断将大启物资送往北莽。
卢嘉木只是其中之一,大启各地还有无数个卢嘉木。
想起这些,萧晟昀心中的戾气再也掩盖不住:“朕在与北莽作战时就发现了,他们手里有不少大启的东西,朕本以为,这些都是他们抢去的,现在看来,怕不单单是这个原因。”
大臣跪在下方,在天子的怒火中死死低着头,大冷的天,硬是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冷汗。
“承王手里的这些官员与北莽有勾结,通过他们的供词,不难看出,除了他们,京中还有人长时间与北莽有联系,给朕查!”
北莽派来的使团被关到了刑部大牢,不论他们怎么抗议,他们的主子参与谋逆一事都是不争的事实,等待他们的,也不会是什么好下场。
萧晟昀当权,北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为了一个五王子和大启翻脸。
但北莽五王子的舅舅只有这么一个外甥,他希望这个外甥能成为北莽的王,他好拥有更大的权势,这些年,为了将这个外甥培养起来,他耗费无数心血,怎么都无法认下这个结局。
他不知道,大启的信任帝王,也不打算留下他。
成了皇帝,萧晟昀如今再调兵,不需要经过任何人同意,他自己手里的兵,想怎么用就能怎么用。
查到这一切的源头后,他已经传了消息下去,守在边境的军队会在得到他的旨意时展开行动。
皇子们这段时间基本在宫里守灵,无论是封王的,还是年纪稍小来不及封王的,已经封王的还好,时间一到他们就能回封地,那些还没封王的,未来会如何,尚且不好说。
毕竟在亲爹手下讨生活和在关系不亲近的兄长手下讨生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权利更迭,正是最混乱的时候,萧晟昀已经成了皇帝,不适合继续住在东宫,他也不想住在崇明帝住过的地方,便另选了一处宫殿,作为帝王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