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向斜上方达到了一个顶点后,又转而向斜下方飞去,呼啸着砸在了一个清军的肩上,才再一次接触到了地面。然而,它却并没有停下来,至少在动能耗尽前,弹跳依旧继续!
接下来,炮弹在堡墙上自突起部开始形成跳弹效应,一连打死了八个清军才停了下来。可是直到炮弹最后落到地上,却还是将一个清军的小腿给砸断了。
突起部的清军一片狼藉,虽然只有刚刚那一炮在弹跳的过程中飞到了另一侧的城墙,但是突起部所却饱尝着跳弹射击的杀伤。
指向侧面的炮击结束,明军的装填工作继续,刘光弼在目瞪口呆了片刻后,一脚就踹在了一个负责指挥正面堡墙火炮的广信府绿营军官的屁股上。
“快特么装填,开炮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广信府绿营的军官也没有再等待卜世龙的命令,立刻就向他麾下的炮组下达命令,更是有模有样的一脚踹在了身边的那个反应迟钝的炮组的炮长身上,只求他们能尽快压下明军的炮击。
之字形战壕、跳弹射击以及一些其他的方法配合使用,近代工兵之父,既善于修筑棱堡,又擅长于进攻棱堡的沃邦元帅就是这样取得了阿塔围城战的胜利。面对不同的局面,陈文的手段也更加取巧一些,效果也很是明显,但是这却并不是一个结束,只是这场攻城战的一个开始罢了。
“张恭彦,把老子的意大利炮拉上来!”
第九十九章 质变(八)
意大利炮,虽然浙江明军的武器名录中并没有这么奇怪的武器名称,但张恭彦却很清楚陈文所指的到底是个什么,因为这东西昨天才运抵广信府,而在攻城战的计划中,这种武器的预期作用也很是不小。
参谋官将问询炮队是否准备完毕的命令下达给旗手,旗手挥动旗帜,远处的战壕里的明军炮手在接到了命令后也迅速做出了回应。
“大帅,攻城炮队已经准备完毕。”
棱堡方向,明清两军的装填都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早已被忽略掉的那片远处的战壕中,四门长得有点儿另类的火炮也刚刚完成了准备工作。
新近从浙江运来的这几门火炮,其口径大得吓人,就连那些炮弹看上去也是威力十足。无他,比起其他火炮的炮弹,实在太大了。相对而言,口径巨大,缺点就在于炮身极短,射程也不会太远。尤其是放在那些大口径火炮用惯了红夷炮的明军炮兵眼中,这短粗的体型,哪怕是比那些数万斤的巨型红夷炮的口径还要大,但却是严重缺乏火炮在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修长的美感。
事实上,有明一朝,自朱元璋扫平群雄、驱逐暴元那时,火器就是明军必备的武器。那时候的火炮,并非如现在这般,反倒大多是短粗的形制。
这个样子的火炮注定了射程不如同样口径但炮管更长一些的,所以随着火炮制造技术的提升,以及外来火炮的引进,就逐渐的消失在了明军的武器库中。尤其是对于主持国家战略的文官们来说,射程和威力才是关键,尤其是射程,这样在他们的脑海中才能联想到安全感这个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