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

只不过,此时此刻的陈文却暂时还不能做出太多,至少今年上半年的攻势算是告一段落了。

兵员损失需要补充、张自盛的军队需要改编、新的占领区需要消化、军中功赏需要发放、抚恤也不能有丝毫的错谬,这些无不需要时间。再加上酷热的夏日以及仓储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后者,极大的制约着浙江明军的动员能力。

仓储的问题主要在三点,首先是粮草,而后是火药,最后则是银钱。

粮草方面,动员大军与清军对峙、激战数月,还背上了江山、常山两县百姓的包袱,导致了库存的急速下降。而缴获终究有数,而且很快就会在接下来的训练新兵和发放军饷中消耗殆尽,根本不能指望太多。

其次是火药,炮火清军大营看似恢弘,但是火药的消耗也实在惊人,使得明军在这方面本就不厚的底子已经开始见底了。

对于这方面,主要还是得看原料,木炭好说,浙江山林很多,烧炭耗费的也只是人力而已,不足为虑。硫磺的话衢州也有黄铁矿,先焙烧,而后用升华法,产量据说还不算太惨,不过这个不算太惨还是军工司的看法,陈文每次看到军工产量时都会怀念那个产能过剩的时代,二者相差的实在没办法比拟。

除了这两项,最后的则是硝石,比起硫磺,这种材料陈文倒是更有信心一些——熬硝,这个办法几乎是十本历史小说就有七八本都在用,剩下的则都是如三国之类过早的时代,当初看过太多,甚至都到了一看到细节就想翻页的地步,此间倒是正好可以学以致用。

相较之下,最大的问题还是银钱,这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此前在马进宝和陈锦身上发的洋财已经挥霍得差不多了,而眼下需要花钱的地方却一点儿不比去年要少。

银钱的补充,首要还是在税赋上面,借款、襄赞军需之类的只能作为辅助。但是这一战之后,衢州除了龙游以外夏税势必需要免除了,弄不好就连秋税都无法保证。同样的问题,金华府的府城和兰溪县以及处州府的府城也开始有士绅嚷嚷着他们也遭受了兵灾,要求一视同仁云云。

具体情况孙钰还在调查,暂且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需要免税的区域可能还是不小,新近占领的地区中,常山、江山、开化和玉山肯定是要免税的,而严州府多山少田,再加上分地政策的后遗症,收入可能不止不会增加,更有可能还会减少,必须设法再开财源才行。

所幸的是,不知道是最近减免税赋做得多了,好人有好报,还是杀鞑子杀得多了,老天爷对这份工作成绩表示了满意,刚刚发现这个问题不久,陈文就迎来了一位财神爷,正好可以帮他解除掉一些窘困。

第二章 生意

“久闻建平侯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想来必有所教。”

赶到金华的并非是此前郑成功定下的户官杨英,而是他的堂兄,郑氏集团的财神爷建平侯郑泰。

其实,原本杨英已经出发了,甚至都到了温州,但是那时四省会剿已经开始,清军的台州绿营已经开始在温州集结,准备顺着瓯江北上。对于浙江明军前景的不看好,以及清军对温州道路的封锁,使得杨英最后放弃了继续前往金华,而是返回福建向郑成功报告。

两个月后,四省会剿以清军惨败而告终,郑成功在福建官场的眼线报告,福建出征的那三支绿营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了三个主帅和他们的军官团以及这些人的亲兵而已,主力部队则尽皆被明军,或者可以说是被清军歼灭于仙霞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