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页

燧发枪的枪机一直以来都是陈文心头的一块大石,但是燧发枪的枪机存在着发火率的问题,达不到标准的枪机会大幅度的影响射击速度,造成火铳手更多的失误,反倒是失了这项技术革新的意义。

明军现有的工匠之中,也只是那几个老师傅能够比较稳定的打造出合格的枪机,以至于这两个月下来了,能够装备部队的燧发枪不过只有几十根,并不足以在战场上承担足够的杀伤,更不要说是淘汰火绳枪了。

锁匠,陈文思索了片刻,这个时代的锁与现代的锁大有不同,形制上多种多样,虽然远没有达到相似的地步,但是也并非是全然不似。或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说不定。

定下了让徐毅找几个锁匠试试的计划,陈文突然想起了以前在论坛上看到过的一个段子,说是欧洲早期的铸炮工匠都是给教堂铸造大钟出身的。

不过仔细一想,似乎铸造大钟的工匠在明军的占领区也不怎么多,而且由铸钟到铸炮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还要伴随着炸膛等现象的频繁出现,最多只能够作为补充却不足以增加太多的产量。

看来还是得从机械上面着手,尤其是水力带动的机械,对于水力资源丰富的浙西南而言更是天造地设的一般。

利用水力,在农业社会的中国可谓是极其普及的,如滚车、水碓、水磨之类。但陈文需要的则是诸如水力镗床之类的那种能够用在军工制造的机械,毕竟有了长枪、火铳和大炮才会有普通百姓的安稳生活,否则民用机械再完备,事实上也不过是用来给鞑子盘剥的,老百姓并不能由此获益。

水力机械的悬赏已经发出,不过在陈文的预估之中,在得到能够用于实际工作的水力机械之前,另一个消息应该会先期传来。

第四十二章 衡阳!(上)

早在七月,当李定国、冯双礼取得了靖州大捷,随后开始了在湖光南部的大肆攻城略地。那时,郑成功的围城还在继续,看起来也好像破城的希望也并非甚大,而陈文则更是开始息兵,东南战场的局势总体上重新趋于缓和,但是西南战场上清军连续失陷了大批的州县,负责湖广军务的续顺公沈永忠更是一溃千里。

得到了这样的消息,顺治在震惊于以大西军为主体的西南明军所表现出的战斗力的同时,也下定了决心派出满洲八旗精锐,由敬谨亲王尼堪亲自率领南下。

清军自顺治元年入关至今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满清入关之初的那些久经战阵,拥有丰富领兵经验的亲贵大王们大多都已经离世。

如:豫亲王多铎病死于顺治六年,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病死于顺治七年,肃亲王豪格在顺治五年死于狱中,英亲王阿济格于顺治八年因图谋摄政王之位而被赐死,巽亲王满达海于顺治九年二月病死,衍禧郡王罗洛浑顺治三年病死于军中,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病死于顺治九年三月,饶余郡王阿巴泰于顺治三年病死,其子端重亲王博洛,就是马进宝的后台则是在顺治九年三月病死的。

此时此刻,除了已经病入膏肓的多罗谦郡王瓦克达和久不问事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以外,只剩下了敬谨亲王尼堪还有足够的经验来统领大军行此灭国之事。

七月十八,满清决定由尼堪领兵南下,到了二十日那支大军便从北京城出发。按照计划,尼堪会率军经湖广南部进入贵州,与平西王吴三桂、定西将军墨尔根侍卫李国翰所统领的四川清军合力围攻孙可望秦王府的所在地贵阳,从而一举铲除西南明军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