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页

曹从龙清晰的记得,当时他和张肯堂、董志宁、张煌言等人一样,是如何的弹冠相庆,又是如何的吹捧陈文的韬略和武勇。至少在那时的他看来,陈文虽是武将,但却是王翊的部将,与文官集团有着天然的亲近,完全可以作为遏制张名振等勋贵的盟友。

可是随着他怀揣着任务来到金华府,看到的却是这个武将在王江降清之后已经开始摆脱文官的控制。这等情况很是不妙,可若仅仅因为这个,曹从龙却也没打算过拿这个国朝新晋名将怎样,只要他愿意迎鲁监国登岸,摆脱眼下的困境,这个人还是可以作为朝中的政治盟友存在的,就像此前的王朝先那般。

然而,这个武将却全无忠君之念,满脑子只有金华府这一亩三分地,全然不顾主上的困境,绝非忠信之人。此时此刻,陈文尚在围困衢州,等待已全无意义,也唯有他亲领大军光复台州才有机会迎鲁监国上岸。

回到了原为巡按御史行台的浙江巡抚衙门,在这不年不节的五月里曹从龙竟然每天都能频繁的听到爆竹声,似乎从明军光复龙游县的消息传来便开始了。有钱人点火药的爆竹、烟花,没钱的则直接烧竹子,甚至更有大批百姓出城上坟,将纸钱撒的如北地落雪一般,似乎不这样做便不足以表达的他们喜悦之情,也不足以将这个好消息告知那些枉死的亲朋故旧。

来到金华已有两月,曹从龙对于那场金华之屠和此后马进宝的横征暴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先是帮凶,后为首恶,马进宝被陈文生擒,金华百姓欢呼雀跃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若是长久下去,民心在武人而不在主上,也必是国朝祸患无疑。

当前的困境,未来的隐忧,尽皆指向陈文。那么,无论是解决当下的问题,还是防患于未然,此刻便是最好的时机!

唤来了已经安排在巡抚衙门做事的吕文龙,曹从龙虽然直到今天也不敢相信此人的推论,但是那等全无实据的揣测之所以会出现,却表明了在金华府的平静之下肯定存在着一些潜在的不满,而心怀着这些不满的人们便是他最天然的盟友。

“吕主簿,府衙、县衙以及军器等司的各官已经到齐了吗?”

站在这位浙江巡抚的面前,吕文龙早已知道会有此一问,只见他拱手一礼,继而回答道:“回禀抚军,各位同僚已在大堂等候。”

听到回复,曹从龙抛下了某些已经不该存在的胡思乱想。

“那就开始吧!”

第五十章 乱起(一)

永历六年五月二十一,金华府城内府衙、县衙及金华镇所属文官蒙浙江巡抚曹从龙手招纷纷赶往子城内的酒坊巷。

酒坊巷得名自戚家酒坊,作为金华酒的代表,曾经一度被写进《金瓶梅》之中,只是后世对于西门庆所喜爱的这种酒的出处尚存异议。不过嘛,这却并没有影响到酒坊巷作为金华府城最著名街道的地位,因为这里同时还是原巡按御史行台和金华守御千户所的衙门所在,以及后世太平天国侍王府的遗址地点,而现在更是有着临时的浙江巡抚衙门。

匆匆赶到浙江巡抚衙门,一眼望去似乎卫兵已经彻底更换为新近接受招安的罗城岩白头军,只是他们已经奉鲁王为主,就连番号也已经变更为浙江巡抚标营,并不能再以义军视之了。

只不过,对于这些已经看过了原大兰山明军和后来陈文所带出来的士卒的官员们而言,这些抚标营兵的素质实在堪忧,即无前者的严明,更不似后者还兼顾到了常胜之师的气势,曹从龙招安他们岂不是在靡费军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