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天仗,我们肯定要做了一个总结,研究部队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战役目标。
朱可夫的目光在我们的身上一一扫过之后,将目光停留在索科洛夫斯基的身上:“索科洛夫斯基同志,你今天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司令部里,对战役的整个进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就由你先来说说吧。”
索科洛夫斯基点了点头,站起身面向我们说道:“今天方面军的参战部队,都没有达到事先制订的战役目标,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进攻的区域内,小河和沟壑纵深,对我们使用坦克和自行火炮,造成了许多的不便……
我们规定各集团军的进攻速度为每昼夜20公里。初看起来,这个速度很平常,每支部队都能轻松达到。但过去历次战役证明,在战役初期和突破敌人坚守的防御筑垒地带时,是达不到这个速度的。只有在战役发展过程中,在突破筑垒地带后,前出到广阔的战役地区时,才能达到这个速度。”
朱可夫听完索科洛夫斯基的发言后,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发表意见,又将目光投向我问道:“丽达,你来谈谈你的看法。”
我连忙站起来回答说:“根据我的观察,我们在今天的战斗中,之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是因为敌人的防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我举个例子说,敌人显然已经汲取了以往的历次战斗的经验,改变了其防御布置的原则。以前,敌人将主要兵力部署在第1防御地带内,虽然也在他们的防御纵深准备了第2和第3防御地带,但并没有将第2或第3梯队的部队部署在这一地区。作为预备队的坦克师或摩托化师也不占领防御地区,而是部署在浅近后方,以便随时对突入防御的我军进行反冲击。
德国人现在采用了新的防御部署,来进行高地的防御。它不仅占领了第1防御地带,而且也占领了第2防御地带和第3防御地带,并在那里部署了大量步兵、坦克和炮兵,以及部署防御纵深内拥有强大的预备队。我军部队在突破旧奥得河和豪普特运河沿岸的第1防御地带之后,在已有敌军防守的第2防御地带内,遇到了有组织的防御。
由于泽劳夫高地地势险要,近卫第8集团军的部队不得不进行佯攻。大家都知道,不管是我军还是敌人的坦克,为了减轻坦克的自身重量,只有正面装甲是最厚,侧面和后面的装甲要稍薄,最薄弱的是坦克的顶部。而我军的坦克在佯攻时,就会将薄弱的顶部暴露在敌人的面前,成为德军反坦克手的靶子……”
在我的发言结束后,马利宁和卡扎科夫、奥廖尔等人也相继发言,他们谈了装甲部队和炮兵在今天进攻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谁也没提到朱可夫所实施的探照灯战术,而我则因为战场的火光太耀眼,压根没看到探照灯的灯光,所以也不好做任何评价。
朱可夫等我们所有人的发言都结束后,冷冷地问:“你们说得没错,我们对当地的地形特点、到处遍布沟渠、河流和湖泊等天然障碍估计不足。由于道路缺乏,限制了我军的机动,无法在实施冲击时投入大量的兵力。
还有希特勒军队实际上已经把奥得河至柏林的整个广阔地区,变成为一个绵亘的筑垒地域。在这个地域里,除了强大的野战防御工事地区外,还利用了各居民点的无数的楼房、大片的森林和水上障碍作为防御。为了占领这些居民点,每一栋房屋我们都要进行反复争夺。
困难虽然很多,但这并不能作为我们没有战役预期的理由。我们在柏林推进,盟军也从西面向柏林推进,我们现在是在和他们比速度,看谁先进入柏林。你们说说,我们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突破德军在泽劳夫高地的防御,兵锋直指柏林啊?”
看到我们都沉默不语,朱可夫用手朝我一指,命令道:“你去给崔可夫打个电话,问问他是如何调整部署的。”
我拨通了崔可夫的电话,看了一眼正在向大家讲话的朱可夫,然后问道:“崔可夫将军,元帅同志让我问您,明天的战斗,你打算怎么打?”
“丽达,请你转告元帅同志。”崔可夫在听筒里大声地说道:“我们变更了兵力部署,转移了炮兵阵地,并且做好了强攻泽劳夫高地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