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路上,遇见了一个满箩筐里都是刀的人。
小姑娘吓得想走,那人叫住了她。
“我是赊刀人,送你一句话,能解你当下最想解的难题。而你只需要收下我这把刀,等难题真的解了,我就会来找你要回刀,还有你的一样东西。”
“小姑娘,怎么样,愿意和我做交易吗?”
她犹豫了一下,觉得并不亏,于是便同意了。
那人笑着将刀递给了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了,这便是我要和你说的。”
这不是古时一首十分出名的古诗吗,怎么还能解她的困境?
这人莫不是在耍她吧。
但人家也没要她东西,反而还给了她把刀。
小姑娘满心疑惑,可赊刀人早就走远了,无论怎么呼喊都叫不回来。
故事的结局,小姑娘真的靠着这个提示,找回了消失的亲人。
十三年后,赊刀人上门,要走了她和亲人团圆相聚的时间。
小姑娘丢失了本该长寿的岁数,只剩下几年的时间和亲人温存,但她甘之如饴。
现在想想,奶奶其实也想告诉池烟,她也甘之如饴吧。
当时池烟根本没有注意故事本身,注意力全在赊刀人的那句提示上。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极具暗示意味。
斗胆猜测,这句是指,在诗句前面提示的时间地点,可以找到她想要的答案,也就是所谓的“人物”。
而“时间”,可以单纯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这首诗。
“乌啼”,乌鸦在冬季几乎处于半休眠状态,等春季一到,便会结束蛰伏,放声鸣叫,所以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