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第二帝国真正能够指望的只有完全控制在手中近卫军部队。
不过,调动近卫军镇压的前提是君主没有被暴徒挟持。
如果君主被暴徒挟持的话,近卫军哪怕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干瞪眼。
而枫丹白露宫因为远离巴黎这样一个显着的“优点”,导致它不会在第一时间被暴徒立刻控制。
只要热罗姆·波拿巴能够在暴乱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将皇后与太子丢在杜伊勒里宫暂时稳住局势)轻装前往枫丹白露宫,那么他就第一时间将枫丹白露宫当做临时指挥所,第一时间指挥近卫军部队开入巴黎。
改造后的巴黎街道,不会再像以前那般能够轻而易举地让暴乱者建造起街垒,宽敞的主干道甚至能够让数门火炮并排穿过。
此消彼长之下,镇压的难度大大的降低。
同时,毛瑟步枪与夏赛波机枪的出现,让近卫军士兵的战斗力远远甩开巴黎国民自卫军一大截。
哪怕暴乱者得到巴黎市民的帮助,他们手上的火力也远远比不上近卫军。
凭借毛瑟步枪、拿破仑青铜炮,还有夏赛波机枪的威力,第二帝国就能第一时间将暴乱镇压下去。
而且为了防止近卫军士兵和巴黎民众产生不必要的联系,所有的近卫军士兵都是来自外省,其中一部分甚至来自传统的保王党旺代与布列塔尼。
这些士兵天生都怀着对于巴黎的阶级仇恨,想让他们与巴黎民众产生共情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如果有机会能够血洗巴黎的话,他们绝对不会手软。
近卫军的军官同样也完全更换成反感共和思想的右派军人,他们也会坚定不移地执行皇帝的命令。
当然,热罗姆·波拿巴动用军队镇压的前提是巴黎的局势已经崩坏到无法挽回地步。
蒙福尔亲王明明记得,在他离开之前,巴黎仍旧处于欣欣向荣地景象。
帝国议会内部的各个派别虽有一些龌龊,但仍旧可以团结在帝国的周围。
哪怕局势崩坏地再怎么迅速,也不至于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动摇帝国的根基。
因此,蒙福尔亲王相信巴黎发生过骚动,他并不相信巴黎的局势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崩坏的局面。
所有的真相都要等到他同热罗姆·波拿巴会面之后才能知道。
蒙福尔亲王踏入马车车厢后,车厢外的布尔巴斯迅速将车门关上,然后骑上了棕色的阿拉伯战马。
车厢周围的士兵同样也骑上了战马,围绕在马车的周围充当马车的屏障,以防备宵小之辈的刺杀。
伴随着车夫用行动向马儿发出“前进”的指令,拉车的马匹开始发力,轮毂开始围绕着轴心旋转,马车沿着水泥铺设的路面迅速前进,周围的骑兵也跟随着马车越来越快。
由于火车站位于塞纳河右侧(当初建造火车的时候,热罗姆·波拿巴考虑污染的问题,并未将火车站建造在塞纳河左岸的枫丹白露宫附近),想要前往枫丹白露宫必须要穿过整个枫丹白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