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严厉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众人,语气略带一丝怒意地回应道,“你们都是这样认为的嘛!”
在场的众人感受到弗兰茨·约瑟夫平静外边下的怒火,心中不由得一颤。
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他们以沉默地态度应对弗兰茨·约瑟夫的目光。
弗兰茨·约瑟夫逐个打量着他们,随后他的目光停在了理查德·梅特涅的身上。
“理查德·梅特涅,你是否和他们有一样的想法!”弗兰茨·约瑟夫语气强硬地询问理查德·梅特涅。
理查德·梅特涅在听到弗兰茨·约瑟夫的询问后,下意识地想要告诉弗兰茨·约瑟夫自己和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然而,下一秒钟理查德·梅特涅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对于弗兰茨·约瑟夫皇帝性格上的看法。
“我们的这位皇帝就像是一头倔强的毛驴!
如果你不能够以强势地态度(类似于施瓦岑贝格亲王)压制住他的一举一动的话,那么只有顺着他的想法行动才能够成功!
现如今,能够以强势手段压制他的人已经死亡,所有人只能选择顺着他的想法。
如果你的想法与他的想法有所差异的话,那么你也只能选择迂回的方法让他听从你的建议!
切记,一定不能和他起冲突!”
于是,理查德·梅特涅决定遵守父亲梅特涅对他的教诲,不同巴赫等人保持一致。
毕竟,不管是阿尔布雷希特,还是巴赫都有足够的政治资本否决皇帝的决定。
他们之所以被认命,并不完全取决于皇帝本人意志。
就拿巴赫来说,作为内政大臣的他可以说是整个奥地利帝国的财政大管家,奥地利帝国在他的领导下财政逐渐摆脱了之前入不敷出的局面。
哪怕现在的奥地利帝国仍旧处于举债度日时期,但是奥地利帝国的国债要比之前更加受到国际市场的追捧。
因此,皇帝不会在这种小问题上罢免他们。
而他(理查德·梅特涅)的政治资本远不如巴赫他们,他必须小心再小心地累积政治资本才行。
因此,在某些场合附和皇帝也是积累资本的必要步骤。
想通了这些,理查德·梅特涅果断对弗兰茨·约瑟夫回答道,“陛下,我并不认同巴赫大臣与阿尔布雷希特总督的说法!”
理查德·梅特涅铿锵有力地回答,让弗兰茨·约瑟夫眼前一亮。
巴赫表情略微有些僵硬,他赶忙对理查德·梅特涅大声“训斥”道,“梅特涅先生,请你不要蛊惑君主做一些不合乎礼仪的事情!”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帮手的弗兰茨·约瑟夫自然也不愿意让理查德·梅特涅退缩,他赶忙帮腔了一句,“巴赫大臣,请你不要这么上纲上线!”
“可是……陛下!”巴赫大臣小声地抗议了一句,迎接他的弗兰茨·约瑟夫严厉地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