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帝国建元之前从未有过“国民”的体验,生活中更是毫无国家的概念。他们只是村落或者最多是某个地区的乡民而已,不过通过维新首次拥有了在欧洲被称为“国家”这一十分现代的观念。
而帝国政府为了给国人灌输国家和国民的观念煞费苦心。因为上至帝王下至大臣都想培养出 皇帝陛下的臣民。
这一观念绝对不同于古代的“臣民”。这不仅仅只是传统的忠义观念,不仅仅只是传统思想中的君王与臣民。尽管在中国的传统忠义观中,事君以忠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忠,当然,用这种忠义观去教育民众,远比说明国家和国民的权利义务这类的道德关系要容易得多。
所以在中华朝的忠君爱国教育之中,除了借鉴欧洲近现代的国家、国民以及民族思想之外,同样又揉和了传统的忠义思想,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臣民观”,当然也是一种国民观。
尽管此时帝国不过建元四年,但是通过报纸、教育等种种方式的传输,在国内已经初步构建起了一个“国民观”,而且数以千百万接受初小国民教育的少年中,有一部分是根据强迫教育令,在14岁时读初小,此时他们正值青年,正是最为好战之时。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战争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们相信战争,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必须,他们甚至渴望着战争所带来的荣誉,因为在过去的三年中,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告诉他们。战争是荣耀的,军人是光荣的,这是一种古典的尚武精神的复苏,尽管这种图纸是刚刚开始,但是却影响到了很多人。
而对于许多农村的青年来说,服兵役一直都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好选择 可以见世面,可以离开家乡,可以前往一片未知的地区,可以见识很多的事物。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退私贩的时候,可以获得一块面积不菲的勋田,不论那块勋田在什么地方,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种命运的改变,当然,这一切,同样也伴随着一定的荣誉。这些人中的许多人或多或少的都接受了基本的小学教育,他们的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模糊的国民意识,而现在就是这样的人在战场为国血战。
前线战士的浴血奋战加之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刺激下。一种空前的国民性亢奋在整个国家上下弥漫着,同时又以实物的形式向国人展示了国家和国民到底是什么概念。
虽说是战争,却没有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地步,而且在报纸上,人们可以看到,战争将会带来的好处 作为藩属国的缅甸在未来将会继越南之后,向中国大量出口大米。
过去的四年间,随着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南洋米”的大量进口,每年上百万吨的粮食进口平抑了国内的粮价,使得国内的粮商不可能像过去一样,通过囤积居奇等方式抬高粮价获取暴利。
当然,最重要的并不是“南洋米”,而是殖民地的拓展,人们可以从报纸上看到一片广阔的殖民地呈现在他们的面前 澳大利亚,整个澳大利亚已经向中国招手了,未来那里也将会成为中国的殖民地。数以千百万计的国人将会移民那里。
战费和以后的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当然,报纸上不会有人泼冷水说什么“澳大利亚大多数地区是无法种植作物的荒漠或者沙漠”。
而敌人的反抗以及弹药的使用量也实在是不值一提,牺牲的人数也不多。而在报纸上,在那些文人的笔墨中,即便是这样的战争场面,也会被他们描绘成一场场堪称史诗的战役,实际上他们不过只是和过去那样行军打仗,和以前打仗没什么区别。
但是在国内的人们看起来,那些远征海外的战胜场景,也被想象成古代的英雄豪杰们的远征一样,并为此疯狂,为之欢呼。
毕竟,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场场的胜利!
有时候,胜利可以掩盖一切!
对于刚刚生出国民意识的人们来说,有关战争胜利的消息,也就足以让人们为之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