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斗破》VS《三国演义》

“或许,那个叫秦宇的作者写的这本斗破苍穹,本来就不是给我们这些喜欢寻章摘句的读书人看的,而是给那些大众百姓看的。”

《天阿降临》

罗贯中和李子安闻言,不由得沉默起来。

“看来,华夏的文化天空,已经在逐渐改变了。”施耐庵感叹。

“嗯,嗯。”罗贯中闻言若有所悟,“既然着书立说要服务员大多数百姓,而不是少部分读书人,那我们的文风也应该有所改变。”

“我立刻回去,把以前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推翻了重写!争取在文字上更加朴素,更加通俗。没办法,我们也要吃饭啊。”

罗贯中以前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用的全都是古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个样,文字精炼,几乎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字来。

现在受到《斗破苍穹》的影响之后,打算变成白话文。

但又由于他第一次用白话文写,有些不太熟练,于是变成了半文半白,流传后世。后来他又把老师的《水浒传》改成了白话文。

是第二次写,因此《水浒传》的文字,又要比《三国演义》通俗一些。

“贯中啊,听说最近朝廷要在西南三省举行科举,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你要不要参加?”施耐庵问道,“科举本来是三年一次,但这次却是皇帝特设的西南恩科,是你入仕的大好机会。”

“不!”罗贯中坚决拒绝,“大丈夫当学关羽,忠肝义胆,从一而终。此前张士诚既然对我等有知遇之恩,我等就不应该背叛他。”

“唉!”施耐庵闻言叹息。

他对自己的这个弟子还是十分了解的,罗贯中‘有志图之王’,是个有大志向的人,平身就想当诸葛亮,找到一个好主公,帮助他完成霸业。

之前就是在他的出谋划策之下,帮助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章的部将康茂才。

也曾经劝说张士诚要‘缓称王’,结果不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