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页

他这一次还带了十几具新式武器的样品,先行用马车拉着送过来,然后由材官孔吉吉为我展示如何操作和使用。

要知道,之前孔吉吉领导的枪火组就尝试过,将并排的枪管固定层叠起来,做成一个简单的巢式枪架。

理论上可以达到数十人密集排射的效果,不过散步和准头,就实在不能令人满意,还缺少转向和调整的余地,装填一次也颇费时间和周折。

因此,我的军匠们开始换了一个思路,于是就有了这件外形奇特的新式武器:木杆包铁的三脚架。

三脚架子上的长管和后面硕大的轮盘,活像是亲直团队和教导队,配备的那种转轮快抢的放大精简化版,约莫有寸半的管径。

这不就是转轮炮么,我在中国军事革命博物馆里,倒是见过类似的东西,属于我大清晚期有一个奇葩的引进项目,作为某种落后于时代的眼光,而被人坑了的证据,不过对于我所处的这个年代来说,还是颇为先进的。

只是我还没想到这东西,他们就已经搞出来了。

孔径、外形和原理有些类似后世的榴弹发射器,只是因为金属材料限制,管壁厚了些还加上熟铁强化箍,发射的也是二三十枚一包的散丸,而且是人工手动扳发旋转射击的。

不过因为尺寸放大了,对加工工艺的要求反而降低了,而且用的是铁皮包卷而成的金属弹筒,解决了原本燧发枪的底漏问题,十五发和九发的两种弹轮,保证了某种短时间内的急促射速。

据说,一个老手操作之下,可以在十分之一刻之内,将一个弹轮全部射出去,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大号喷子,这种转轮炮的射速甚至彼普通铳手还快上一些。

而一架转管炮,至少配五六个单轮和专门装弹的人手,这样形成一定数量后,某种持续火力就出现了。

至于命中和精度,拜托,这东西本身就是靠扇形散布,来保证数量上的杀伤覆盖。正好填补一下从舢板小炮到普通长铳之间,火力遮断的缓冲。

我的铸铁小炮,因为本身材质和使用频繁的缘故,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磨损和扩膛效应了,而且,比起铸铁小炮,这种转轮喷子也更适合放在车上,在中低速移动中射击使用。

除掉脚架也有十几斤,让士兵轮流扛着,在山路行军是没有问题的。

这也算是某种科技前置吧,我不由自我安慰到,起码金属定装子弹的科技树雏形,已经点出来。

不过也有很明显的缺陷,就是构件之间打多了就会膨胀变形,而故障频生,然后需要手工重新敲打校正直虎才能继续使用。

而且比我曾经见过的那个家伙,更加厚重一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受限于材料和工艺,只能做的厚重来增加整体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