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平当时亲眼目睹了那蛋疼的孩子闹剧,但最终也没有干涉,不论是真岳飞还是假岳飞,她们的际遇,就让她们去自然而然的展开好了。

然后高方平离开之前,特批岳飞进入少年军编制。做这件事,高方平也不知道是为了那小子的勤学刻苦呢,还是为了他叫岳飞,兴许都有。

关于那五万打算跟高方平进成都建设自己家园的流民,高方平没带来京城。因为这个时候若带来,虽有一定的政治利益,却也敏感,等于半个逼宫行为。等于把赵佶架在火上烤。

很显然作为赵家子孙,赵佶很害怕面对柴家问题。那么这事上,以赵佶的尿性会选择逃避,最好就这么躲过去,一个都不提。但若高方平带着柴进弄出来的后遗症——五万流民进京的话,就等于逼皇帝做出决策,那对高方平的政治声望有利,却等于和赵佶的半次正面刚。

政治就这德行,有些事闷头做了就可以,不方便拿出来说。这就是高方平把那几万流民暂时留在北京,让裴炎成代为管理的缘故。

还有一个用意,高方平并不是忽悠,是真的看中了那群人,要带他们进成都建设新的家园。所以这口“梦想的气”不能松。于是在高方平看来,目下汴京的民风并不是太好,带了他们进汴京,让他们见了这个奢靡的花花世界,又受到一些不太有利于建设的风气影响,那么往后的队伍就会难带些。

所以这也是高方平捂盖子维稳的手段。要说呢,这也算是对那些流民权利的一种践踏,算是对他们的一种欺瞒。

然而高方平并不在意,没节操就没节操了,现在的高方平是个战士,唯一的使命是赢得战争。即将面临从成都把那条天路修出来,这就是打仗。于是高方平当然也会像种师道或格兰特将军那类流氓一样,以前线思维主导,强势牺牲掉一些人的利益……

第九百一十章 童贯险些肺气炸了

汴京之外如临大敌,很显然上四军的部署又有变动了。

这是因为听传言,大家以为高方平又开始装逼了,会带着五万没饭吃的流民进京。然而事实上他们想多了,高方平一行人,现在仅仅只有可怜的两百个虎头营卫士护送。虚惊了一场。

坐船即将入汴京的时候,看着这熟悉的地方,看着这里人那熟悉的面孔,但高方平却不知道,这片天是否还是那天?

出了郑居中这么一个国贼的时候,加之和他利益纠葛很深的道士目前大幅聚集在京城。所以理论上若换一般时期,高方平这个时候入京是存在危险的。

无奈还是只能冒险进入。所谓的富贵险中求,此番满载而归,进入了只要还没真的变天,高方平的政治声望和功绩,就站在巅峰了。其后只要进成都打赢了“天路战役”,就正式奠定高方平的政治王朝,成为有大宋以来、在也不能被否定的唯一政治神话。

所谓的傻人有傻福,汴京的安全底线正是在于高俅这么个和稀泥的存在。赵佶是个傻子,却有傻福,他把京师的安全基本交在了高俅的手里。以高俅不作为、安全第一装逼的风格,目下基本主持三衙工作。

所以呢,上四军的风气就是和稀泥不作为。收钱他们敢,但是这些没有作为的军系,但凡稍微有点敏感的问题,但凡有点危险的事一出现,以他们的尿性,就直接关闭军营请病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