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就是让陶节夫这个真正懂军备的相爷出面周旋,时只要很少一部分利益应该是有得谈的,却是不想还是碰壁了。
这下麻烦大了去了。
若是有了这部分订单进行生产,可以快速降低新材料的成本。最重要的在于,高方平的麾下成功维护着“军备生产线”,始终保持着这个模式的激活状态,以及技术骨干的构架。必要的时候扩大生产线,粗放式爆产能就会很快,不至于抓瞎,没有短期民用转军用产能的抓狂和纰漏。
然而,看起来这个计划,得想另外的办法了,这事不能找皇帝谈,只能从陶节夫入手……
第六百二十四章 来自梁山的人头
一切的技术智慧、甚至生产氛围,都是需要传承的。
所以维护目下的军事生产线就是火种和传统。不能丢弃了,一定要时刻保持一群产业工人研发并制造军备的土壤。
就算和陶节夫相爷的谈判失败了,那也管不了许多,没有拿到订单的情况下,高方平仍旧下令继续生产。
这当然亏本。但是就算亏本,也要咬牙顶住。好在高方平有皇帝给的制造牌子,只要暂时不卖就无问题,没人可以限制不许高方平生产。
现在有高方平要知大名府的预兆。先把东西生产了出来,然后再找机会,通过其他办法和他们那群鲨鱼磋商后,最终若能获得枢密院和兵部同意,把北京驻泊司的换装订单拨付给高方平,暂时来说就等于赢。就能维持住这些生产线和产业工人。
其实就算拿到了订单,那些鲨鱼也只会给很少的钱,却要求用新材料打造。当然也会亏损,毕竟新材料是很贵的。
不过那个时候亏损也不会多,于高方平设想中,会控制在百分之五。在新材料比传统材料定价贵十几倍的情况下,只亏百分之五,这得益于流水线的产量,以及高方平麾下没有贪污浪费的管理体系,低工资体系。
只要维持住,将来慢慢的蚕食,订单若是再多些就不会亏损了。譬如若是高俅的殿前司系由高方平供应的话,相反会很赚。
只是说京师高贵的禁军们需要的是好看,绝不会容忍高方平那不好看、质量却打脸所有军备商的东西出现在汴京。一旦出现肯定是异类,包括高俅在内的所有军头、以及皇帝一起都要下不来台。
为啥呢,因为一有对比,肯定就直指军备供应链存在严重的买办行为,皇帝和张叔夜到底查还是不查?妈的一查九层官员和军头乃至奸商全部有问题,那是变天的节奏,而不是反贪。
所以,只要能短期想办法争取来北京驻泊司的订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