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郑国】

煮酒话英雄 大泽天下 2082 字 2022-10-22

对于水平一般的君主而言,打压个别大臣、老臣,斩杀几个猛将,也就能吓住群臣,足够立威了。但是,对于郑庄公这等奸雄,却不能这么简单。显不出奸雄的手段,丢人!

修理公子段就是郑庄公显示手段的机会。郑庄公对付公子段的手段,可概括为四个字:养乱称霸。

具体就是:公子段弱小的时候,郑庄公不打压,反而刻意给公子段制造机会,让公子段发展壮大,培养公子段谋反的能力和胆量。等公子段有能力和胆量谋反,并且付诸实践的时候,再给予公子段雷霆一击!这样既可以显示自己的雷霆手段,震慑下群臣,也可以堵住姜氏的嘴,一举两得。

反过来想,如果郑庄公在公子段还没分封之前,直接将公子段打趴下,群臣和后人会怎么评价:郑庄公残忍无亲,违母命,抗群臣,寡恩薄义,杀弟段。

后人评价名将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问题是:哪个无赫赫之功的名将青史留名了?所以说,想留名青史,就要弄点乱子出来。

郑庄公是善战者,却不愿意做善战者,因为郑庄公要用“乱”成就自己的“霸”名。

下面接着看郑庄公养乱称霸的手段。

鄢及廪延两处被公子段偷袭了,两个老大一看没地方去,就进京城告御状。两人来到京城,见了郑庄公,就说了:大哥,你看,你弟弟闹腾得太凶了,你说咋办吧!

公子吕一听,怒了。说:臣子要谋反,就必须杀掉。公子段凭借着姜氏的恩宠和“京”的坚固,日夜练兵,不谋反肯定不会罢休。主公给点一支军队,我一定干掉公子段,以绝后患。

郑庄公笑笑:公子段还没反叛的行为,我怎么能杀他呢?再说了,公子段是姜氏的好儿子,寡人的好弟弟,我宁愿失去鄢及廪延两处土地,也不愿意失去弟弟。

公子吕深呼吸一口,接着劝:公子段风头搞得太猛。好多大臣都已经开始观望,恐怕不久就要投靠公子段了。主公你现在对公子段仁慈,将来公子段未必能对你仁慈!

郑庄公作恍然大悟,沉思状:容我三思。

看这君臣的表现:郑庄公这叫一个孝母爱弟,宁愿失去诸侯,都不愿意伤了母子、兄弟之情。再联想一下,郑庄公父亲伐胡的手段:把女儿嫁给胡君,杀了说真话的大臣,就是为了与胡君保持睦邻关系。结果是啥?一举灭胡。

这才叫奸雄。只不过,郑武公的对手是敌人,而郑庄公的对手是自己的亲弟弟。青出于蓝啊!

公子吕劝谏郑庄公不成,憋了一肚子气,出了朝堂。正碰上祭足。祭足这个人,大家或许知道的不多,但祭足的谋略,堪比贾诩,是个奇才。后文中会成为主角。

公子吕一肚子气,就对奇才祭足说:主公这个人,太顾及儿女私情,忘记了国家社稷。

祭足摇头:主公才智过人,肯定已经有了计划。刚才是在大庭广众下,主公怕走漏了消息,所以才装作漠不关心。你是贵戚,你现在去找主公,主公就会告诉你心里话了。

奇才就是奇才,一下子就说到要害。

公子吕一听,有道理。接着就去了宫里,求见郑庄公。

郑庄公见公子吕又来了,问:你咋又来了?

不在朝堂上,公子吕也放开了:姜氏和公子段母子联手,主公小心丢了爵位,还被害了性命。所以,主公应该先发制人。

郑庄公刚在朝堂上表现得正大光明,一时还不好意思拉下脸,说:这个事情毕竟干涉到国母(姜氏)!

公子吕再劝:主公,你没听说过周公杀管、蔡的事情么?当断不断,必遭其乱。你应该早点动手。

当初,周武王去世后,周公辅政。周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准备造反,被周公一刀拿下。

公子吕搬出周公的大帽子,给了郑庄公。郑庄公很满意,说了心里话:这个事我已经谋划很久了。不过,现在公子段还没反叛的迹象,我要是杀了他,估计姜氏会不满意,别人也会说我刻薄。所以,我等着公子段露出反叛的迹象,再杀他不迟。到时候,姜氏也没话说。

从郑庄公的回答可以看出:从一开始,郑庄公就想除掉公子段,机关算尽,只为一个名正言顺。手段何其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