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将军所言大为不妥。”
“我大军从开封退到潼关,已经退了八百里。加上马军在陕州大败,如今正是士气动摇之时,岂能后退?此时再退,则军中必然谣言四起?我闯军营中大多是新附的饥兵,便是步卒和马军也大多是入营两、三年的投降官军,并不是铁打的队伍。这些人顺风之时个个勇猛,逆风逃亡之时,恐怕一个个都要逃走。”
“如果闯王继续西逃,恐怕走不了多远,军中的士卒就各自散了。到时候三十万大军越逃越少,如何抵挡得了李植的追击?”
李过沉吟说道:“然而如今马军大败,已经没有斗志。二十万步卒又大多是饥兵,如何挡得住李植的火箭?等李植的四万人聚在潼关下面,光是射火箭就能把我们射垮。”
李岩大声说道:“正是如此!”
“所以如今之际,只有向李植投诚一条道路了。”
听到李岩的话,大堂中的诸将面露吃惊神色。
环顾全场,李岩说道:“李植在天津均平田赋,发展工商,大有王者气象。他杜绝了士绅的逃税,却并不把士绅赶尽杀绝。因此他治下的百姓秩序井然,人人知公德守规矩。百姓肥田不怕歹人惦记,能人兴实业不惧奸猾觊觎。”
“虽然江北军如今和李植对抗,但我看李植大有席卷天下之势。静待时日,江北军必不是李植的对手。我看他日李植就是控制天下,也不足为奇。”
众人听到李岩的话,面面相觑。
李岩大声说道:“我闯军虽然和李植为敌,但同样是士绅的敌人。闯王若是率三十万大军向李植投降,必能在李植麾下开府建牙,成为一方大将。而闯军的诸将,也都能成为天津的官僚,随着李植的事业水长船高。”
“若是闯王投李植,等李植控制天下之时,恐怕闯王的成就不止割据一、二贫瘠行省。就是封个公侯,也未必不能。”
听到李岩的话,闯军的将领们窃窃私语起来。
显然,在这进退艰难的时刻,李岩的话极富诱惑力,让将领们都有些心动。向李植投降以前听起来不可能,但如今却未必不是一条明路。
然而诸将心动,李自成却不心动。李自成不是甘居人下之人。
明末起义军中,李自成是独一个不愿意投降官军的人。历史上无论李自成的处境多么艰难,他都不会接受官军的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