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页

皇太极长吸了一口气,说道:“李植虽然现在臣服于大明,但是很显然他和大明的文官不是一路人。甚至,他和大明的武官也不是一路人。李植和大明的矛盾之所以还没有爆发,就是因为李植还不够强,他还没有完全挑战文官的底线。”

“李植在天津均平田赋让文官士人仇恨,这还只是表象。李植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提倡公德强调公平平等,压制儒家,压制私德。可以说,李植是梦想要重塑整个大明的思想体系。这是在做人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李植商人出身,年少得志,做事火候欠缺。假以时日,等李植把他的公德、公平思想彻底暴露出来以后,不光是文官和士绅要反他,明国的武官也要反他。天津之外,不明就里的大明百姓也会反他。”

“到时候,无论明国皇帝如何保李植,李植都会真正受到天下人围攻。”

皇太极看了看多尔衮,猛烈地咳嗽起来。

好不容易压住气息,皇太极缓缓说道:

“那个时候,就是我大清的机会。我大清只要高举尊重儒学的大旗讨伐李植,则天下归心。那些文官武将会像潮水一样归于大清旗下,入主中原易如反掌。”

第0538章 抽水马桶

抢完了郑芝龙的家产,李植率领舰队回到了新竹,在新竹城中休息了两天。

此时是农历五月初,已经是盛夏,台湾的白天十分炎热。李植白天躲在郑晖修建的“津国公府”里休息,随意翻看了几本古书。到了晚上,李植带着亲卫出去逛了逛。

新竹晚上海风很盛,把陆上的炎热都吹散了。

郑晖知道李植出门,赶紧从参将府里赶了过来,陪李植视察。

李植检查了新竹的养猪厂,养羊厂,又提议到乡间看看。

郑晖是个有水平的管理者,新竹的水利设施建的很完善。乡间除了有龙尾车灌溉,还建有水坝。水坝拦高水位后,郑晖从水坝后面形成的水库里修水渠出来,用水渠灌溉远离河岸的土地。

李植骑马行在乡野间,放眼望去只看到到处都是一片片的稻田,在月光下绿油油的。

此时天气炎热,农民白天躲避烈日不出来劳作。到了晚上好多农民在田间锄草作业,到处都是忙碌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