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朱由检看着那奏章,看了一遍又一遍,本来满是焦虑的脸上渐渐带上了一片笑容,脸上浮现出越来越多的神采!到最后,朱由检已经是红光满面。

李植又打赢了,把多尔衮打怕了,往西边逃去了。李植不是莽撞,是真的骁勇善战。鞑子十万大军在关内折了三万多人,以后还敢入关劫掠否?

李植打赢了,我大明的江山,似铁桶一般牢固,再不会有人能撼动!

朱由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抓着奏章走上了御座,志得意满地坐在御座上,又细细看了那奏章一遍。

王承恩看着天子的脸色,小心地问道:“圣上,这可是大喜事啊!”

朱由检把奏章往御案上轻轻放下,大声说道:“明日朕率百官献捷太庙。让列祖列宗知道,我大明的江山安然无恙!”

想了想,朱由检又大声说道:“进洪承畴太子太师。”

“李植实乃我大明之中流砥柱,不可不赏!进李植正一品左都督,封太子太保,特进荣禄大夫!”

第0284章 诰命夫人?

三月六日,李植在回天津的途中收到圣旨,得知自己已被升为左都督,封太子太保,特进荣禄大夫,大喜过望。

荣禄大夫是正一品武官的散阶,赐给有功的官员。

左都督则是武官的最高职位,正一品。大明以五军都督府为管理军队的最高机关,有统兵权。五军都督府就是中、左、右、前、后五个都督府,每个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为最高军事长官。明代以左为尊,所以左都督又在右都督之上。再往上再无武官职位。李植若是再立功,就是公、侯、伯,要封爵位了。

而太子太保则更加尊贵,封了太子太保,就位列“三公”了。

“三公”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最高官职,大明以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公:其中太子太师是教授太子读书的,太子太傅是教授太子武艺的,太子太保则是保卫太子安全的。当然到了明末,三公的职位成为虚衔,并不需要真正去指导、保护太子,而是变成给重臣的荣勋。

李植有了太子太保的荣衔,意味着李植已经是朝中重臣。以后即便是遇上总督、巡抚,也再没有哪个人敢让李植行跪礼了。在议论军事布置的时候,如果身为太子太保的李植参战,一些地位较低的巡抚不但不能指挥李植,更应该询问李植的意见,才能做最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