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说完这些话,就欠身告退了。他走出乾清宫,原本虔诚恭敬的脸上立刻浮上一片怒色。他走出皇城,坐轿子回了自家宅院,看到陈新甲已经坐在堂上等自己。
陈新甲虽然分了卢象升的兵,却没有和清军作战之心。他带兵在京城附近打转,时不时就回京城和杨嗣昌商量计策。
杨嗣昌把牙牌往桌子上一放,狠狠说道:“李植又在卢象升麾下立功了!”
陈新甲琢磨了一阵,拱手说道:“阁老,那李植一万兵马比三万兵马还犀利,这样下去事情要糟啊!若是卢象升真的逼退了清军,我们这些议和的可没有好下场!”
杨嗣昌缓缓说道:“我借口云晋有警调走了王朴,卢象升帐下兵马又少了四千。”
陈新甲说道:“阁老,可李植还在,有李植,卢象升就不怕清军啊!”
陈新甲看了看杨嗣昌的脸色,说道:“阁老,一定要把李植和卢象升分开来!卢象升狂言主战,没有李植,他在清军面前就是一个送死的狂徒而已。”
……
十一月十五日,天气已经很冷了,地上的积水早已结成了坚冰。早上出了一阵太阳,但没一会又被乌云遮住,让四下里更是清冷。
下午,天使驾到。李植和卢象升、杨国柱等人跪在宣旨天使太监面前,欣喜地听着天子对高阳之战的封赏。
圣旨先是封赏卢象升,再赐他尚方宝剑一把,荫一子锦衣卫千户世袭,再赐内帑金一千两。接着对高阳之战中颇有斩获的王朴、杨国柱等人也有封赏。尤其是王朴,这次升为了都督同知。
众人接了旨,十分高兴,给太监塞了不少银子。
最后念到对李植的封赏,天子升李植为天津总兵。
听到天子封自己为天津总兵,李植喜上眉梢。自己在天津奋斗四、五年,终于成为执掌一方军事的总兵了。等太监读完圣旨,李植站起来恭敬地接过了圣旨,便听到那太监说道:“李大人,以后你就是天津总兵了,节制天津各路兵马,在天津仅次于巡抚之下,这身份可大不一样了。”
李植笑了笑,没有说话。
那太监又说道:“李总兵怕是还不知道,这次廷推,将军你在九卿推举后只上了次推,没被选为首推。是天子略过首推,特擢你为天津总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