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首先是十九个首级和五个俘虏。

其次是马匹和铠甲,侦察兵们缴获了二十匹战马,二十六副铠甲。铠甲被米尼弹打中都有洞,但找铁匠们修补修补还能用。

那些无路可逃的百姓们见侦查兵们打死了二十多个鞑子,仿佛看到了神兵天将。他们知道只有跟着这些大兵才有活路,三百多人集体冲过来,跪在侦查兵面前磕头,求侦察兵们收容他们。

“兵爷!带上我们吧!”

“兵爷!我们无路可逃了!”

“兵爷们不要扔我们不管啊!兵爷!”

老人女人们集体匍匐在地,没命般地磕着头,让见者心酸。

侦察兵看这些百姓们这么可怜,只能带着这些百姓一起回城,一路把这些逃难百姓带到了范家庄。百姓见大兵们愿意收留自己,一路上感恩戴德,感激的话说个不停。

好在侦察兵们是亲眼看到这些百姓被鞑子屠杀,知道其中没有细作的。否则依现在大敌当前的氛围,范家庄还不一定敢收容这些百姓。

李植坐镇在范家庄指挥佥事官厅中,正处理着各方面的消息。突然听说侦察兵抓到了五个活鞑子,救下了三百多百姓,他立即给予侦察兵表扬嘉奖。李植让懂满语的士兵刑讯审问这些鞑子活口,希望能审问出一些消息来。

对于跟来的逃难流民,李植找人安置在范家庄南面,住在原先一批泥瓦匠栖身的棚屋里。这些百姓经过盘查,确定全是宝坻县的百姓,是城破时候往南逃出来的难民。如今他们逃到了范家庄算是捡了一条命。李植让饮食部每天给难民供给三餐米粥,让这些难民也参加城防建设。

等鞑子退兵,这些百姓可以回到宝坻县。

那五个鞑子被审了一天,开始时候还嘴硬,后来一上刑就都老实了,交代了底细。

原来这些鞑子是清正黄旗超品公扬古利的手下。

八旗制度是老奴努尔哈赤于创立的组织制度。创建时规定每三百兵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也就是旗主一人。初建时仅三旗:黑旗、白旗、红旗。万历四十三年因为“归服益广”将三旗析设为八,从此便有了八旗。

随着满清的发展,八旗人数越来越多,有的旗人数超过了二十五个牛录。同时随着满清的征伐扩张,又有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