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页

朱载垚沉吟片刻,肃然道:“此事,关系重大,必须立即下诏,安抚人心,传朕的旨意,新制乃人心所向,理当坚持到底,让生员们勿忧,至于此前的所有的流言蜚语,俱都不实。”

众臣这时只好呼啦啦地道:“吾皇圣明。”

夏言此时脸色死灰,他磕了个头,道:“臣已风烛残年,苟延残喘之躯,请陛下恩准,准臣告老还乡。”

这一次,他是真正的希望能够致仕,经历了这么一遭,留在京里,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如今威信扫地,被人所笑,这个礼部尚书,多做一日,都是一种身心的折磨。

朱载垚现在掌握了节奏,建立了信心,却不急于表态,只是模棱两可地道:“此事,朕再想想。”

再想想,就有值得商榷的空间了,表现是抚恤大臣,不愿意失去一个礼部尚书,却使得朱载垚掌握了绝对的主动,你想不想辞,不是你说了算,是朕说了算,所以无论陛下做什么决定,这便叫乾坤独断,也叫做雷霆雨露,你的命运,都在朕的一念之间。

说着,朱载垚一挥手道:“今日就不必再议事了,都退下吧,亚父留下。”

众臣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此时此刻,他们方才意识到,天地已经翻转了。

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不复存在

就算众臣再不想,可也不得不承认,有些对于他们很重要的东西,已经变了。

在此之前,这天下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的天下,这个士大夫,就是儒,就是理学,就是在这殿中的人,固然皇帝拥有大臣的任免权,可是大臣们只要凝聚一起,靠着无数读书人,形成舆论,这便叫清流。

在这大明朝里,清流的力量一直都是极大的,他们和皇帝一样,都有审判权。

皇帝眼里有自己的是非,谁是好的,谁是坏的,好的人加官晋爵,坏的人便罢黜。可大臣们的背后,这些清流的背后,有个叫士林清议的东西,他们也有审判权,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审判标准,谁好谁坏,好的人,众人拾柴火焰高,万千人称颂赞赏,即便不得宫中喜欢,可得了人望,照样可以扶摇直上;可若是坏的人,即便蒙了圣眷,地位再高,却是人人痛骂,被指责为奸贼,时时刻刻都要提防着从高处摔下,粉身碎骨,即便是身死,亦是遗臭万年。

绝大多数的大臣,更在乎清议,因为他们很明白,做官,最重要的是稳,可他们很清楚,即便讨好了天子,能得到一时的宠幸,平步青云,可终究人心难测,伴君如伴虎,天子今日喜欢你,明日就极有可能不喜欢你了,就算天子一直喜欢你,可是这天子也并非真的是与天同寿,终究有一天又会新君登基,若是这时候,你名声不好,新君说不定就正好借你来树立威信了。

反而是士林清议,却是最稳固的,只要顺着这士林去做官,即便得罪了天子,大不了,不过罢官而已,罢官了又如何呢?带着无数的名誉回到了家乡,舒舒服服地做几年富家翁,可只要名声在,朝野内外,总会有无数人在庙堂上提起你,多少人一时罢黜,用不了几年,就被新君起复,最后反而官越做越高,名声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