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眯着眼,想了想,道:“该让左都御史去过问,把这个案子接过去。”
书吏摇头道:“已经去了,却被挡了回去,邓健直接问他,牵涉这么大的案子,为何现在才想移案,早做什么去了?按律,他已接下这桩案子,除了圣旨下来,谁也休想移了案子去的。”
邓健就是这样性子的,即便是他的上官,也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强,他比你还强,你硬,他比你还硬,你要是威胁,他可以命都不要的跟你死磕到底。
李东阳面上阴晴不定,道:“还有一个月,都察院若是办案,一个月能不能结案,都是未知之数,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可是……”
“李公,只能让左都御史去请旨意了。”
李东阳却是沉着脸摇头道:“没有用的,陛下不会管这个闲事的。这几日,还是小心一些吧。”
他虽是依旧泰然自若的样子,可是心里的忧虑却开始深重起来。
果然不如他的所料,太白报立即开始有了动作,一篇描写了当日情景的文章在次日立即出现在了街头巷尾。
七个妇人,四个孩子,其中两个是李家出来的女婢,四个乃是妓女,还有一个,竟是个寡妇,妓女和女婢倒也罢了,可是这寡妇,却是最让人忌讳的,这个时代,提倡守贞,名节便是礼教,因而官方总要给守寡的寡妇立贞节牌坊,要表彰她们的行为,可是现在……居然和寡妇有染,这就是坏人名节,是最可恶的事。
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高处不胜寒
李东阳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时之间,这件事已是满城风雨起来,每一个人都是以此为谈资。
其实这很好理解,毕竟和调色有关的东西,总是能引人遐想,于是新的论战开始酝酿。
有人自然认为是假,有人则一口咬定了是真,大家都是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
其实有人论证为假倒也很有证据,为何突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才会有人跑去李家,以前为何不敢去?还有,李公的年纪这样老迈了,不至于还如此吧,那孩子大的也不过三四岁呢,李公年过六旬,怕早已没什么兴趣了。
可即便如此,还是少不得令大家要深入地探讨,既要探讨,还是不免将那些乌七八糟的想法和李东阳连接在了一起。
而这……才是真正致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