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得从他口里说出这样真挚的话,叶春秋双手一揖,只莞尔一笑,便扬长而去。
叶府这儿,早已是炸开了锅,从叶老太公到叶景,再到各种的亲戚,一直都在中门前等着叶春秋回来,王家和谢家的人也早已经派人来问了,等叶春秋坐着车回来,下了车,平日连走路都显得颤一颤叶老太公,几乎是一个箭步冲过去,忧心地在叶春秋的身上摸索,边道:“没事吧,没事就好啊,真真是吓死了,来,进里头说,都让开,让让。”
众人拥簇着叶春秋回到宅里,还未歇下,便有个管事打扮模样的人来道:“我家老爷和谢老爷一直催问,叶姑爷回来没有,叶姑爷无碍吧,若是无碍,小人正好回去复命。”
叶春秋便道:“烦请告知恩师和谢公,就说无碍的,请他们不必担心。”
这主事方才匆匆地离开走,叶春秋抬眸,看着叶老太公、叶景、三叔诸人都围做一团,一个个热切地看着自己,他不禁有些感动,却又有些烦恼,话说……亲戚太多,似乎也是一个麻烦。
第八百三十九章 欣欣向荣
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少不得家人们的嘘寒问暖,好不容易从家人们的‘关怀’下摆脱出来,身体依然疲倦的叶春秋终于能好好地歇息一番,在家歇息了一日,叶春秋的伤倒也大好了。
叶春秋的身体好,一些皮肉之伤,休养了一天,就恢复得差不多了,到了第三天清晨,起来漱了口,照例是练剑,一般情况下,正气喘吁吁地练完剑的时候,叶东就会如往常一样,大致地将家中的事禀告一遍。
不过今儿一早不太一样,叶东带来了叶家阖族的人丁簿子,各房现在已将人丁汇报,由叶东造册。
而所有的人丁,尤其是年轻的男子的意向也在其中。
这个时代,你要做什么,当然不是想当然的,大多是长辈们来决定,所以那些后辈虽然多在浙江,可是真正做主的却是在京师的叔伯。
他们的意向让叶春秋感到有些奇怪,叶春秋原以为,许多人会选择让自己的子弟去读书,毕竟读书进学,得了功名,在这个时代是最好的选择,可事实上,一百三十九个叶家子弟里,愿意让他们去读书的也不过七八个而已。
至于其他的,有人想让自己的子弟去医馆,有的宁愿让他们去镇国府里当差,有人想去镇国新军,有的想去亲军,不一而足,绝大多数人都很‘现实’。
看过之后,叶春秋不禁莞尔笑了,其实功名之路,虽能改变命运,却也是最难的,三年一考,也不过百来个进士而已,而大明的读书人何止是数十万,若只是想得个秀才,为此努力半辈子似乎也不值当,相对来说,去做武官,或者依托于镇国府、医馆去做些买卖,似乎不算是糟糕的选择。
叶春秋大致地看过之后,便把人丁簿子交回给叶东,道:“这件事,你来安排吧,他们想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做,只是,得从底层做起,别把人养得骄横了就是。”
叶东颌首:“是,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