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今日不是要祭祀吗?
“不是说要去祭祀,为何还去喝茶?”
叶俊才挠挠头:“吉时是在正午呢,现在还早,这几日都在忙祭祀的事,如今也算是大功告成,就等吉时了,大父多半是想边吃茶边等着,不急。”
去还是不去呢?
叶春秋忙是进去问叶景。
叶景则是捧着《菜经》看得入神,口里还喃喃念着:“盐三钱,生姜些许,油……”他抬头,一听到那邓举人要请吃茶,脸上不由露出厌恶之色,道:“邓举人?此人不似什么正经人。”他本不想去,可是老太公发了话,神色缓和了一些:“去吧,喝喝茶也好。”
等父子二人到了正厅,便见叶家的人居然都来了,邓举人的人缘很好,此时听他高谈阔论,许多人都不禁跟着笑起来。
二叔叶松更是捋须,面带得色,为有这样一个好友而自豪。
第五十四章 举人老爷
叶景父子进去,显得有点儿灰头土脸。
不过父子二人也不打算和邓举人有什么交集,在一方长案后坐下,老太公见了他们,本想打声招呼,却听邓举人道:“说起杭州,杭州名士多如繁星,邓某不才,倒也认得几个,诸位可听说过杭州王尚书吗?”
众人有点迟钝,一时不知是谁,不过听到尚书二字,便晓得此人不简单。
叶松眼睛一亮,道:“这人我却是听说过,他当然不是尚书,却是弘治十二年已未科进士,此人才名极大,曾作诗一首励志,因而才有尚书之名,据说他现在是在户部观政,前途大为可期。”
邓举人风淡云轻地接口道:“我与他也算是同年,当初一道乡试,谁料他此后一飞冲天,不过他虽已有了官身,却时常修书与我和诗。”
老太公一听,老脸抽了抽,这个邓举人真是不简单,所结交的竟都是名流雅士。
邓举人哂然一笑,又道:“其实在宁波,我最倾慕的,自然还是鄞县的杨家,天下门科第禄位之重,自弘治而至如今正德,无过于鄞县杨氏者。去岁的时候,我曾修书杨氏的贞庵公,叙了叙同乡之情,他也曾回书,说我如今虽中举人,却不必急于去求官,理应把心思继续放在举业上,勉励我定要会试登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