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3页

县城,大堂。

高坐于上的刘备,接连灌了几杯酒,方才平复下紧张情绪,但接着,一股悲凉之意,便袭遍了全身。

“没想到,朕堂堂大汉天子,竟会沦落到这般田地,唉——”唉声叹息之下,刘备又是仰头将一杯苦酒灌下。

大堂中,众将也是叹息连连,失败悲观的情绪,像瘟疫一般,感梁着众人。

一片萎靡的气氛中,诸葛亮却强打起了精神,宽慰道:“陛下也莫太悲观,正怕谓天无绝人之路,竟然我们能成功的从居庸关撤出来,就说明陛下仍有上天护佑,天不绝我大汉也,我们还有机会。”

司马懿眼珠子微微一畔,也跟着劝慰道:“是啊陛下,我军虽败,尚有三万多雄兵在手,况且鲜卑人的骑兵离我们已不远,只要我们能及时联手鲜卑,反败为胜不是没有可能。”

一听到“鲜卑”二字,刘备身形陡然间一振,就仿佛垂死之人,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又恢复了几分希望。

“敬塘,鲜卑人到哪里了?”刘备期许的目光看向了石敬塘。

石敬塘忙拱手道:“启禀陛下,耶律大单于昨日刚刚率八万铁骑赶到了城西十五里,正在安营休整,原打算明日继续东进赶往居庸关,却没想到陛下……”

后面让刘备难堪的话,石敬塘没敢再说下去,意思却已明了。

听得耶律阿保机大军就在附近,刘备便松了一口气,唏嘘道:“幸亏耶律阿保机及时赶到,我大汉就还有一线希望,尔等谁愿为朕走一趟,速去请阿保机提兵来潘县会盟,共抗陶贼。”

刘备话音方落,司马懿便站起来,拱手道:“陛下,臣前番数次与鲜卑使臣打过交道,对他们也算颇为熟悉,臣愿走一趟。”

“那就辛苦仲达了,事不宜迟,仲达速去速回吧。”刘备欣慰的向着他摆了摆手。

“陛下且在此安心等候,臣告辞。”司马懿深深一躯身,起身告退而去。

当司马懿穿过大堂,经过石敬塘跟前之时,目光在众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悄悄的向着石敬塘瞟了一眼,使了一个眼色。

石敬塘也微微点头,眨了眨眼睛,以眼神会意。

二人心领神会,司马懿脚步不停,不动声色的匆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