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3页

当下孙策便做出决断,派人回复给宋江的使者,谎称他已经在调动军队,准备救援,叫宋江务必要咬牙坚持。

表面答应的同时,孙策却又拖拖拉拉,迟迟不肯出兵,以坐山观虎斗。

……

博县城。

两天时间内,马超石达开常遇春秦琼等诸员大将,已各率本部兵马兵临博县,七万大军尽集于此。

以大魏国现在的实力,如果没有外敌的话,陶商分分钟可以调动二三十万大军前来平叛,光吓也能把叛军吓死。

只是现在北面战事吃紧,几十万主力大军无法调一兵一卒来,陶商也只能用七万大军,来讨平宋江之叛。

不过对陶商来说,对付宋江这种角色,七万兵马也足矣。

当下七万大军,于博县以西下寨,对博县城形进了进攻的态势。

而在后方,调任兼任兖州刺史的商鞅,则将数以万计的粮草,沿着汶水水路,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

三军粮草已足,又挟着大胜叛贼的余威,陶商没有分毫耽搁,立刻就对博县城发起了冲击。

狂攻三天,陶商用尽了诸般手段,光是天雷炮的石弹,就发射了近五万枚,用来狠狠轰击敌城。

只是,天雷炮龙怒这等攻城利器,对于天下群敌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宋江早在造反这时,就已防备着天雷炮的轰城。

而这博县又是奉高城最后一道防线,故宋江自称王之后,就调集民力,对博县城进行了加厚,足以抵挡天雷龙怒的轰击。

轰城无效,陶商不得不发动将士,以血肉之躯对博县发进强攻。

但陶商很快就发现,宋江麾下既有武松这等猛将,又有花荣这样的统兵之才,还有诸葛诞这等文武全才,三万五千兵马指挥的是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且己军方面,数量只是敌军两部,在对方守御有序的情况下,想要强行攻下,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