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他离开较为干旱的中西部地区时,发现居然没下雨。到了更为湿润的东部地区,也没有下雨。他们全程遇到过的需要队伍停下来进行躲雨行动的只有一次。
等到了中山国后,夏安然更是惊愕地发现中山国的居民们已经开始搭建取水装备了。
这在之前几乎不曾有过,湿润多雨的中山国很少需要居民挑水浇地,这里的降水一般来说就已经足够植物生长的需要,如果实在有需要也能够引渠灌溉。但问题是之前开拓的水渠引不到水了——河水的水平面下降了。
他们已经重新更改过取水口,可是无奈的是水面下降的速度比他们改造的速度要更快。
就在各位藩王被剥夺理政权利的这一年,也就是日蚀发生的次年,在大草原上刚刚掀起腥风血雨的时候,大汉的人们就已经在为干旱做着准备。
事实上,和诸多诸侯王所期待的不同,施政权力完全归于一国丞相的各藩国在这一场抗旱攻坚战中打得非常漂亮,他们甚至能够以藩国带动周围郡县进行防旱活动,而此后又在中央的发文指导下,进行了蝗虫的预防扑杀准备。
除了固有手段之外,官方还鼓励民众们自发想办法消灭蝗虫。夏安然带头还印刷了一套上书灭蝗英雄的纪念币,就是准备到时候嘉奖在此道有特殊贡献者。
上行则有下效,中山国在这一点上做得极为仔细。中山国植被覆盖率极高,本身并不是一个蝗虫喜爱生活的地方,根据当地人的印象他们也很少会在草丛里面看到蝗虫。但是如今情况不一样,因为河水的下降,大片的滩涂裸露在外,这种带有丰富食物又干燥、平坦、有着小裂缝的地方就是蝗虫们天然的产房。
只要细细观察,仿佛就在一夕之间河道的滩涂上就多了许多小孔,这些都有可能是蝗虫下子处。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想办法将这些卵从地底下刨出来将其水淹暴晒火焚,只要让卵暴露在空气中,失去了大地的保护它们其实也很脆弱,但这太花时间。
滩涂泥土板结,要将它一点一点犁松散并不容易,成本太高,所以中山国的做法是——雇佣一群小朋友,在每个有孔的地方用一根尖锥戳到底,然后由成年人往下头一一灌入药汁,第二天他们还要再来此处往里头灌石灰水。
基本上如此一来虫卵能活下来的不足一二,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牧鸡。
中山国养鸡场这一次发挥了大能量,不少青年鸡第一次被放到野外,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翻找土地内的虫卵或者刚刚孵化的幼虫。鸡这种擅长掘地三尺对于植被破坏非常严重的动物,在滩涂上破坏力一样惊人,只是鸡群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一辈子没出过窝的禽类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甚至会发生被绊倒骨折这类情况,但好在效果显著。
牧禽本也是现代控制蝗虫数量的一种有效方式,再加上中山国水泽众多,两栖类数量也不少,药物防空加生物防控双管齐下,在这样一遍遍地梳理下,到了次年,本应大范围爆发的蝗灾并未发生。
事实上蝗虫这种动物本身胆子很小,单独出现时完全属于生态链底层,而它们有个特点就是后腿一旦被碰到……就是瞬间变身成另一个暴脾气的虫。
而蝗虫聚众迁移时想要不互相触碰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蝗灾来临时面对的蝗虫基本都是处于暴怒状态,而且它们每到一个地方还会激怒当地的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