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5页

为了自己方便,老爹的衣冠出巡之路都能抢。

这要放在礼法制度严苛的宗周时期,惠帝能被天下人的唾沫淹死。

但在汉室,天子最大,天子没有错误(人主无过举)。

所以,为了维护惠帝的光辉和伟大,就只能麻烦刘邦的衣冠挪窝了。

于是,就有了原庙制度。

将刘邦的衣冠送到了渭北的长陵,在当地给刘邦再起一座神庙,供奉其衣冠。

顺便一提,想出这个主意和弄出这个制度的人叫叔孙通。

再纯正不过的儒家巨头,哪怕是后世的司马光再怎么扼腕叹息,也不得不承认其儒家先驱的地位。

至于太史公司马迁,更是认为叔孙通是“儒宗”。

认为没有叔孙通,儒家的传承,早就要断绝!

乘着驷车,走在这条道路上,刘彻也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吾之叔孙生何在?”

曾经,他确实不齿和不屑过叔孙通的私德和为人。

但当了皇帝后,尤其是坐了四年天下后。

刘彻的观念早已经改变了。

这个世界,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完美的圣人,也不存在那样的人物。

周公尚且有恐惧流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