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忠战死后,周士相追封他为浙国公。按制,其子于佑明只能承袭其生前的清远侯爵位,毕竟浙国公是追封,就如当年徐达和常遇春被太祖皇帝追封为王,可他们的后人却只能承继国公爵位,而不是王位。但周士相不顾定武帝和内阁的反对,破格让于佑明承继浙国公,使得小小年纪的于佑明和内阁首辅郭之奇一样成了定武复都后,周士相唯一承认的两个公爵之一。宋襄公和张煌言二位,现时也不过是侯爵。单此一点就足以看出周士相对于佑明的厚爱。
军中却无人对大帅厚爱于佑明说什么怪话,因为这是于佑明应得的。于家满门忠烈,祖孙三代如今就剩一个于佑明。这根于家的独苗苗,不但得到了周士相的厚爱和呵护,也得到了其他将领的喜爱。如蒋和、王辅臣、苏纳、赵世海等人,当初可都是在于世忠麾下听命过的。
于佑明继爵之后,按制当为父亲守孝三年。可是这位于小公爷在守灵四十九天后,却从南都的浙国公府回到了他父亲生前所在的第五镇。
第五镇在江北之战伤亡惨重,全镇在战后仅生还千余人,从建制上而言,第五镇其实已经覆没。不过周士相却保留了第五镇,将第五镇列为最优补充镇,精兵强将不断补入第五镇,使之迅速满员,现时全镇在镇江休整。不但如此,周士相更将第五镇作为自己的近卫镇。
第五镇的镇将是原先的副将李匡明,此人和于世忠一起从浙江南下,后来在香山一块投的太平军。江北之战,他负了伤,险些救不回来。于佑明的突然回来,让李匡明很是头疼,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安排这位小公爷。
事情报上来后,周士相理解于佑明要为父亲报仇的心思,但他是公爵,回到第五镇当卫尉肯定不合适了,就是升为营校甚旅校都不合适,但直接提为镇将那更不合适,毕竟于佑明年纪还小。为了不让李匡明为难,也让于佑明能够得到很好的安排和锻炼,周士相将原先列在第一镇的遂发枪营抽出,扩建为火枪第一旅,全旅全部配装军械局研制的燧发枪,全旅3500人,归军部直接统领,于佑明担任旅校一职。
这次将于佑明从驻地常州召来,并不是周士相要给予其要任,而是想给对方说门亲事。毕竟,于佑明已经十八岁,并且于家就这一根独苗苗,为了于家满门上下,也为了战死的于世忠,周士相这个齐王叔怎么也要亲自为于佑明娶亲,让于家这个忠臣之后不但有后,更要开枝散叶,香火百世。
说起来,于佑明其实便是太平军的第二代。一众大将,除了马鹞子王辅臣和苏纳有儿子,其余如蒋秃子、葛老六、瞎子李都没有娶妻。没有娶妻自然没有儿子,虽然这帮家伙的女人并不少,但不知为何,和周士相一样,他们都没有儿子。不知道是刻意为之,还是巧合。
周士相也是头一次为人说亲,他不知道于佑明满不满意他这个叔叔为他挑选的妻子人选,他却是对这个未来侄媳妇很满意的,因为他要说给于佑明为妻的便是钱谦益和河东君柳如是的女儿柳小照。
柳小照是军情司大使张安奉周士相之命为于佑明物色的国公夫人人选之一,其他几家姑娘也都是出自名门望户,就是家境稍差,本人也是长得国色天香的。
第1093章 减丁
出于对河东君的仰慕,以及考虑到将太平军的军功阶层和江南士绅结合,从而能够让江南百姓接受的因素,周士相倾向为于佑明聘取柳小照为妻。
当然,内中周士相也是俗套的想到了门当户对这个问题。不管于家现在是不是就于佑明这一根独苗苗,其都是大明朝的国公。国公娶妻,且是太平军成立以来第一桩婚事,还是带有“试点”性质的婚事,从方方面面考虑,江南文坛领袖、做过太傅的钱谦益之女显然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柳小照还有一个名字,是她的父亲钱谦益为她取的——钱孙蕊。不过从出生之日起,河东君便不喜欢丈夫为女儿取的这个名字,她为女儿取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柳小照。
女儿不随父姓,反随母姓,这自然惹得人非议,钱氏家族内部对柳如是都是不满。钱谦益却对此事不以为然,他素诩开明,自不会介意女儿是随他姓还是随妻姓。况且,小照这个名字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