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经沉默在那,去倭国是最后的退路,不到最后一步,他是不会走的。
见儿子不说话,董娴劝道:“从前有你祖父和父亲在,有我们郑家的水师在,倭人才对我郑家友好。现在你去倭国,你认为倭人还会对我们好吗?”
“不去倭国,儿子还有何地可去。”郑经低下了头,声音很小。
董娴道:“经儿,去倭国不是个好办法。你须知道,便是你祖父和父亲在时,对倭人也不是十分尽信,总是提防的。”
郑经抬头看着自己的母亲,迟疑道:“母亲,儿子便算不去倭国,而是归降他贼秀才,可儿子毕竟是金厦旧主,一旦归降,难保贼秀才不会杀害儿子。”
“齐王可以杀任何人,但万万不会杀你。”和儿子对周士相的称呼不同,董娴用的是“齐王”的尊称。
郑经没有注意到母亲言辞的不同,他只问母亲为什么。
董娴拉着郑经的手走到郑家列祖列宗像前,视线落在丈夫的牌位上,定声说道:“因为你的父亲是国姓。”
第1052章 顺治要死了,康熙要来了
在母亲的劝说下,郑经降了。
在小年夜这一天,周士相登上了厦门的土地。
在鲁世子等人的见证下,郑经向周士相亲手奉上了金厦军民黄册。这一刻,意味着金厦从今往后再也不是什么藩主的领地,而是大明朝的土地。如《告郑经书》所说,周士相保证了郑经及其部下的性命,他本就无意杀害郑森的骨血。
数天之后,周士相在文武将领的簇拥下,渡海至金门。
周士相的目光已然落在了台湾。
一个从北方紧急传来的消息却将周士相的目光生生从地图上的台湾移回到了北方。
北京,福临病重,据探这位鞑子的年轻天子很可能染了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