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正式的演奏现场,没有灯光和满座的观众,上台的人穿的也是便服, 但当他踏上舞台,鞋底和木质地板接触, 发出低沉的咚咚声时, 所有人的情绪都变得紧绷起来。

距离好像拉得很远很远。

这就是他们这样的国内音乐大学差生和在国际崭露头角的青年钢琴家的区别吗?

除了千秋真一和理事长,所有人的心都微微紧绷起来。

拉威尔, 《水中嬉戏》。

开头是细碎的音符,模拟水珠伶仃落下的声音。当第一个音发出的时候, 珠落圆盘的清脆感,刚刚那种紧张的情绪很好地被抚平。

这是一首欢快的曲子。

音乐的活泼感和色彩跃然纸上,那种音乐的感染力近距离冲击,足以让不够优秀的人被打得七零八落。

大家都是一双手, 为什么人与人的手会差这么多?

“表现力又比去年好了, 层次感比去年还要更加丰富。”一曲毕, 桃平美奈子站起来为他鼓掌,其他学生才反应过来, 抱着一腔不知如何述说的情绪鼓掌。“连绵不断又密集的信息量,这种效果还是得现场听才行。”

千秋真一也很有感触, 这是只有弹琴的人才知道这样演奏的难度。

钢琴作为利用音锤敲击音弦发声的乐器,控制的本身需要演奏者对乐器本身极为了解, 特别是当钢琴并不是直接发声的时候, 这种细微的操作考验到演奏者对每一个细节的操控。在这样快速的演奏当中利用手感控制每个音的力度,注意到每个重音和轻音, 让音符形成非单线条的波浪, 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海浪……这已经不是用困难来形容的事。

手指的灵活度、手腕的柔软度、精细的控制力、集中的精神力, 再精良的录音室都难以完整传达,都是要现场听才能听出来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