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页

“而且周老将军几次随父亲您出征,就是为了作为耳目监视和防备您,新皇不太可能重用他,这就为我们以后跟他结交创造了条件。”

杨素道:“你的分析大部分正确,周罗睺自归顺我大隋以来,确实几次出征都跟着为父,新皇让他当了几个月的东宫右卫率不是为了拉拢他,而是不想让他站在为父这一边,也不想他因为萧摩诃的缘故被杨谅拉走。”

“新皇从来就没有信任过周罗睺,按常理我们确实有跟他结交的可能。”

“可是你有一点分析得不对,那就是周罗睺本人的立场,他在南朝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而且为人性格沉稳,自从为将后,就不复少年时的任性胡为,并不是很贪图名利,那次萧摩诃跟他一起冲阵,他不仅救了萧摩诃,还把斩将夺旗的大功让给了萧摩诃,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大将风度。”

“南朝双璧,其实也是有高下之分的,就象为父和高颎一样,虽然齐名,但为父作为宰相,确实不如高颎。”

杨玄感一听杨素这样自贬,心中不忿,想要说话,却被杨素摆手阻止:“这点为父自己最清楚不过,比起高颎,为父在才华上不差,真正缺的是气度,这也是为父这几年才悟出的道理,可惜已经晚了,要是早几年能明白,我们也不会被逼到今天这个地步。周罗睺强过萧摩诃的也是这种大将的气度。”

杨素一边踱着步,一边道:“所以周罗睺入我大隋后,就不再主动地依附权贵,但他毕竟是个军人,是个将领,领兵出战的时候还是希望能立有堂堂正正的功劳。所以上次军议的时候,他才会提议由自己带兵走小路奇袭。”

“为父当时考虑到我们杨家更需要这个大功以图自保,所以拒绝了他,这种情况下你还怎么可能以后跟周罗睺结交?”

杨玄感眨了眨眼睛,道:“此时孩儿也考虑过,这一战奇袭雀鼠谷,消灭了杨谅的大军,确实是此次平叛的决定性一战,意义不在此前的代州一战全歼龙骑护卫之下,不过此后还是有些功劳可以让给周老将军的。”

“一是等到围攻晋阳,最后可以由周老将军受降,算是让他生擒杨谅,以后向新皇献俘是何等的光彩!”

“二是这次父亲挥军北上,从蒲州到这里,一路之上还有晋州、绛州和吕州三座城池没有投降,以后大军班师的时候,这些杨谅的死党恐怕也不会束手就擒,而是会顽抗到底。”

“到时候让周老将军负责把这些贼人消灭,来个漂亮的扫尾,不是也很好吗?想必他也会很高兴的。”

杨素哑然一笑:“你还是不完全了解周罗睺,第一条他是不会争的,仗打完了,最后送他个杨谅,这种没有经历过真刀真枪拼杀,送上来的功劳,要是我们的新皇,一定会去抢,但周罗睺是个极重荣誉的军人,他是万万不会要的。”

“至于这第二条,倒是有点意思。最后给他三个州打,也算能多少平复些他心中的怨气。不过大军班师,周罗睺作为副帅肯定也要随军行动,一起回京的,到时候为父向新皇奏明,还有三州的贼人未降,让周罗睺领一偏师平定即可。但此举还不足以拉拢周罗睺,你不妨跟他的儿子们攀攀关系。”

杨玄感讶道:“他的儿子?”

杨素笑道:“你可别忘了周家是世代将门,周罗睺的两个儿子周仲隐和周仲安,都是三十多岁,和你年龄相去不远,周罗睺入我朝时只是个上仪同,不足以荫子,因此他的两个儿子现在虽然在军中效力,但职务却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