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5页

一连串长长的名单,让下方武勋亲贵和文臣百官们纷纷动容。

武勋亲贵们既有吃惊,也有惊喜。

文臣百官们,则只有阴沉的脸色……

武勋亲贵吃惊之处在于,这些将门衙内的封爵,竟是在原本出身府第的基础上承继。

如此以来,他们的老子……该何去何从?

不过相比这个,到底还是惊喜更重。

他们日后本就会传承爵位给世子,而且,他们身上的爵位多不过三等子,甚至连子爵都少,多是二等男。

他们几乎没想过,有朝一日真能重现先祖荣光!

因此,在得知自家世子承袭的是祖宗爵位时,无不激动慨然。

甚至还有满面落泪者。

光宗耀祖,真正的光宗耀祖!

而文臣们,显然就极心忧这个局势。

原本他们给出的意见,是先给贾环一个国公打发了,其他人,暂时压制。

如果一定要现在就酬功,为了避免年纪太幼,封赏过重于成长不利,最好降袭一等甚至是两等。

该封国公的,封个伯,该封侯的封个子,该封伯的封个男爵。

等日后长大些,到了三四十岁,再缓缓提上来,更合适。

这当然是文臣们的“好心”,他们担心本就势大难控的武勋一脉,再次剧烈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