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吏部尚书张程忽然出列,面色担忧,沉声道:“臣以为,此法不妥。”
隆正帝闻言,面色一沉,不过,念及张程乃潜邸旧臣,且官声、操守都颇佳,亦是能臣干吏,所以便没有直接给他难看,道:“哪里不妥?”
张程道:“陛下,宁侯对臣等儒生心怀偏见,所以,屡屡意图打压臣等。
自然,儒家门人千千万,的确出了不少斯文败类,丢尽孔孟颜面。
但,辛苦为陛下牧狩天下亿万黎民者,却是臣等儒生!
又岂可因区区几个斯文败类,便轻辱之?
若让百姓误以为,读书人皆黄理、海闻之流,使得儒生名声大损……
日后臣等,又如何再为陛下牧狩天下?
还往陛下乾坤明鉴。”
此言一出,除了张廷玉外,其他几名内阁阁老,并六部尚书及侍郎,但凡科举出身者,纷纷出列,躬身道:“臣等望陛下明鉴。”
这等声势,纵然隆正帝都为之侧目。
面露犹豫之色……
吏部尚书张程所言不错,虽然皇帝为天下至尊,可治理天下,靠的却是天下儒生。
自汉时董仲舒罢百家而独尊儒家至今,已逾两千载。
无论皇朝变迁,甚至国器为异族占据时,治理天下者,始终为儒生。
儒教门人,似天生为治国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