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贾环重重点点头,道:“侄儿记下了。”说罢,偏他又有些迟疑起来,不过看着施世纶一张皱起的丑脸时,贾环连忙解释道:“伯伯,是这样的,因为侄儿就要出远门,年前怕是回不来了。所以今日前来,还带来了年节的节礼。不过伯伯,这些节礼都是小侄庄子上自己产出的,并不是……”

施世纶脸上笑容又多了些,道:“你解释那么多做什么?靖海侯府家风虽然清严,但伯父并非是迂腐不知变通之人。而且,你一没有公职,二也没有太大的劣迹,你的银子都是清清白白赚来的,送礼给我,我难道还会不收么?说说看,你又捣鼓出什么来了?”

贾环闻言暗自松了口气,而后笑道:“没什么,就是一些透明玻璃,比宫里装的都不差,特意送来两车来,给伯伯家用。”

施世纶闻言,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久居南地,自然不会不知道一方玻璃在粤地泉州等地卖到什么价位,所以他才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看着贾环再次问道:“你说什么?”

贾环赔笑道:“玻璃啊,就是光明殿窗子上如今装的那个……”

施世纶倒吸了口冷气……

……

第二百三十五章 福船

“这个生意,做不得啊!”

施世纶震惊完后,便一脸严肃的对贾环叮嘱道。

在他眼里,贾环毕竟还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而已,考虑事情恐怕没有那么周全。

而他作为长者、长辈,应该给他讲清楚。

对于这样的长辈,贾环从来都是恭敬有加的,他笑道:“没事伯伯,侄儿已经将九成份子都送给了太上皇,就留了一成,不会真攒下一座金山银海的。”

施世纶闻言松了口气,然后看着贾环连连点头,道:“好,好啊,我先头听说了你的一些事,还不大信,和镇国公府的牛继宗谈过几次,也以为他夸大其词,只是看在先荣国的面上,褒赞过多。如今看来,你确实不凡。只是,你要记住,一定要走正道,唯有正大,方能光明。”

……

“呵呵,什么叫祖宗余荫,无外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