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李瑁面如死灰呆呆的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其实并非不知道李光弼所言的一切,只是他不想去面对这种情形罢了。现在被李光弼血淋淋的撕开真相摊在面前,李瑁的心沉入了冰冷的潭底,浑身的气力仿佛被抽干,提不起半分气力。
是啊,目前的情形来看,即便父皇要传位于己,王源一旦反对,那也是枉然。这个人是一座大山,自己恐难以逾越。所有的一切努力恐怕在这个人的阻挠之下,便要成为镜花水月,竹篮打水。一想到这里,李瑁心中便说不出的痛恨和怨愤,他心中那个一路上都在思量着的念头也不可遏制的开始膨胀和滋长起来。
冷风再次从门口灌入,李瑁缩了缩脖子,将自己缩进了大氅之中,像是一只遭遇到了危险的大王八。
“寿王殿下,您还会回到成都去么?”李光弼以极低的声音开口问道。这句话已经是他今天第二次询问了。第一次是在刚才的酒席之上,他问了这句话后,李瑁说他想和两位将军一起攻打长安,但却被郭子仪给顶了几句,说他的想法不合规矩。李瑁也没敢再多言。
但现在,李光弼再次询问这句话,这让李瑁敏锐的感觉到了什么,他诧异的回头看着李光弼。李光弼背着烛火坐着,他的脸完全被自己的身子挡住,浸没在阴影之中,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的那双锐目却闪闪发亮,似乎看穿了李瑁的内心。
“我……我……”李瑁转开目光嗫嚅道。
“殿下,不妨明言心中之意,这个时候遮遮掩掩毫无意义。我只想说,无论殿下心中如何想,我李光弼都会站在你的一边。因为眼下这个局势需要有破局之举,否则……大唐江山社稷,恐将落入权臣之手。”李光弼语气清淡,但却极为坚定。
“李将军,你说我该怎么办?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寿王李瑁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热切的道。“正如你所言,眼下我大唐江山社稷已经被权臣所控。父皇受人挟持,若是二十六弟继位,依旧是权臣当国,我大唐名存实亡。这个时候我能做些什么?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大唐天下为权臣所控,你说,我该怎么办?”
李光弼长长吁了口气道:“殿下,破局之法只有一个,就看殿下有无胆量了。我李光弼愿意全力支持殿下,大唐江山社稷不能为权臣所窃取。殿下,臣的建议是,您不必回成都了。”
第919章 破局(二)
李瑁咽着吐沫颤声道:“李将军,你是说,我不回父皇身边了?可是郭将军说这是不合规矩的,也确实是不合规矩的。”
“很简单,殿下登基为帝,宣布奉当今陛下之旨意继承大唐皇帝之位,这便合规矩了。”李光弼森然道。
“啊?可是父皇那里……那我不是大逆不道么?”李瑁结结巴巴的道。
“殿下多虑了,在臣看来,陛下不但不会怪你,反而会支持你。臣不怕说句逆天之言,自安禄山叛乱以及马嵬坡之后,陛下的声望已然低落。天下百姓对陛下所为恐已有失望之心。当初陛下若非不听劝言执意宠信安禄山的话,也不至于酿成今日之祸。马嵬坡上,陛下为前太子李亨等人所胁迫,也重挫陛下威望。要想重振大唐昔日之威,陛下自己也知道恐怕已经难以回天了。”
李瑁吃惊的看着李光弼,他没想到李光弼会如此大胆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这些话听着刺耳,但倒也是事实。
李光弼不管不顾自顾继续道:“陛下入蜀之后,受权臣挟持,更令其声望低落。在这种情形下,既无破局的机会,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权臣当道,受人摆布,想必陛下心中也是自知的。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有人能站出来打破局面,否则我大唐永无恢复昔日荣光的可能。寿王殿下,此时你必须要站出来,这既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着想,也是天命所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