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功道:“是否有自知未必是我们的敌手之故?他们领军的大将军是神川都大将军额那儿古,此人老奸巨猾,王忠嗣便是败在他的手里的。”
提及王忠嗣之败,哥舒翰和李光弼都有些坐不住。那场失利其实根本就不是王忠嗣的责任,而是董延光这个狗东西的责任,但现在看来,外人都以为是王忠嗣无能了。
但王源的话让两人心中安慰了不少。
“我必须纠正你的说法,王忠嗣可不是败在额那儿古的手里,他是败在了自己人的手里。”王源严肃的道:“但不可否认,额那儿古是一名优秀的主帅。他也一定看得出他的十万大军其实只是徒有虚名。这也是他一直缩在城中不出来的原因。而我剑南军要是攻城的话,那也是办不到的。再弱的兵马,有了坚城的庇护便会猛如虎狼,我是不可能去攻城的。”
“那么,就这么耗着么?这也不是个事啊。”哥舒翰皱眉道。
王源微笑道:“哥舒大帅,这可不是心急的事儿。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要不了几天我们不攻他们,他们便要攻我们了。”
“那是为何?”终于还是有人愚蠢的问出了这个问题,赶在了哥舒翰发问之前。李光弼松了口气,还好不是哥舒翰问出来,否则哥舒翰的有勇无谋目光短浅可就暴露无遗了。
“原因很简单。我唐军北路大军已经被他们伏击歼灭,那么他们的六万驻防逻些城北方的骑兵便一定会调往西南或者是东面。我想,咱们剑南军应该是他们最想吞掉的大肥肉,所以那六万人十之八九要调往匹播城。当那六万兵马一到,便是额那儿古主动向我们进攻的时候了。从时间上来看,纳木错湖之战已经是五天之前。他们的兵马赶到匹播城应该需要七八天的时间。也就是说,三四天时间里,匹播城中便将有十六万吐蕃大军。额那儿古再不出击,他们的赞普也不会饶了他。所以,哥舒大帅,耗是耗不下去了,大战将至,风雨将临了。”
王源淡淡的话语在大帐中回荡,但每个字都像是重锤锤击着众人的心脏。一想到数日后便要面临十六万大军的攻击,所有人的心跳都开始加速,瞳孔开始收缩,身上也开始冒汗。
第636章 战备
次日上午,剑南军全军动员,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王源并非托大,以六万不到的兵马同十六万吐蕃军作战,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疯狂之极的行为。然而王源手握重器,那数千枚霹雳弹便是他的底牌,王源相信,凭此定能打吐蕃人一个晕头转向。
除了神威炮加霹雳弹之外,要想抵御吐蕃数倍于己之敌的进攻,还需要有特殊的防御工事的辅佐。故而王源下令兵马伐木拖运,修建工事。他要在大营周边设立一道道的屏障,让吐蕃人每冲锋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大营的外围,王源下令挖掘壕沟工事作为防御的防线。除了这些工事之外,为了抵御吐蕃人超过十万的骑兵冲锋,还需要有特殊的防骑兵冲锋的手段。为此,王源命人将从雪山中砍伐拖拽而来的原木简单的修整,削尖头部,沿着壕沟的外缘围成一座营地的外墙。
对此,哥舒翰等人表示不解,王源给他们做了简单的演示。当柳钧率一队骑兵佯装朝大营冲锋时,宋建功挥动令旗,士兵们立刻将原木推倒,利用挖掘而成的工事作为衬垫,数百根原木瞬间变成了一根根斜斜上指的巨矛。形成一排足以让人撞上来的人筋断骨折的巨矛之林。柳钧等人事前是有所防备的,马速并不快,这才紧急勒马,狼狈的在撞上矛尖之前躲闪开去。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新的创意,这其实和长枪步兵结成的防骑兵的冲锋阵有些类似。只不过长枪兵是竖起盾牌将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中伸出来,威胁冲锋而来的骑兵。但在骑兵数轮冲锋之下,血肉之躯完全抵挡不住。
王源没有那么多兵马来和对手换命,所以摒弃了那种防御冲锋的办法,进化成了这种巨矛之墙。这样的巨木长矛尾部抵在土坑之中,可抵挡巨大的冲击力。巨矛粗壮坚固,无论敌军进行多少次的冲锋,这样的巨矛阵都不会被冲散。正是应对大批量多波次冲锋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