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也出在这里,这些美少年又不是呆在大马路上, 有无数普通路人给他做绿叶, 这一整本《诱惑》全都是美少年,可谓是神仙打架,百花争艳,大家美得差不多, 镜头不比肉眼, 脸上细微的瑕疵都会被放大无数倍——换种低情商的方式来说, 千篇一律, 看谁都一样。
好比马路边上突然看见一株砖缝里冒出来的小野花, 一定会觉得它灵动可爱。
但正儿八经花钱去植物园看,花海再美,但要人挑出其中哪一朵最美,属于是吃饱了撑的,导致花海给了太多视觉冲击,结果却索然无味,还没路边小野花让人惊艳了。
《诱惑》面临的就是这种窘况,创刊这么多年,内容千篇一律,无非变换一下主题,夏日美少年啊,宫廷美少年啊,古风美少年啊,说白了都是一回事,全是差不多的美少年。
邵锦前几个月就退订了《诱惑》,毕竟不是在大马路上白嫖美颜,她花的真金白银,审美疲劳了,不再愿意继续掏钱是件非常符合逻辑的事。
再说邵锦屯了一大堆《诱惑》的旧刊物,反正每期都差不多,看看旧杂志就够了,干嘛继续订新的,定价又不菲,吃顿火锅不香么?
邵锦的想法也正是《诱惑》整个消费群体的缩影,大多人都觉得不够惊艳,逐渐失去购买意愿,所以邵锦看见同事桌上这本新出的《诱惑》,并没有产生太大兴趣,她继续在办公室走动走动,疏松筋骨,一会开工又要久坐数个小时。
看来邵锦不仅是《诱惑》的白领消费群体的缩影,还是所有辛酸打工人的缩影……
不过邵锦再转悠转悠,感觉出不对劲了。
怎么办公室里的女同事人手一本《诱惑》?
她对这份工作很不满意,已经计划三月后办离职,完全没有跟同事搞好关系的想法,互相之间只谈工作不扯闲话,所以大家为什么扎堆买《诱惑》,邵锦一点都不清楚。
然后邵锦就震惊地发现,一向和她不对付的时雨也踏马买了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