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便是由此开始。

很多文人拿着不二先生的文章,看着这个朴素的故事,最后又走向一个离奇的开端。

他们以为这个不二先生是怕了,不准备继续写济世之文了。

不二先生是准备写鬼谈怪文了吗?

许多文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只是这个故事却在茶馆的说书先生那里彻底火了,说书先生茶水是喝了一茬又一茬,嗓子哑了,也得应付下面这些热情的观众。

下面的观众多半是底层人,偶然得闲坐到茶馆,喝了几口茶水解渴消遣已经是极惬意的事情。

他们以为说书的又会说什么穆桂英挂帅,或者薛平贵与王宝钏的老故事,他们坐下一听就入了神。

这故事简直是太让人有代入感了。

他们很多人,或者很多认识的人都有主角的一些经历,他们从没见过写他们的故事,就好像他们上了戏台上一样。

他们觉得这个故事写得好,写得妙,写得他们听得懂,更写到他们的心里去了。

好多面黄肌瘦的人听得主角死了都忍不住眼泪巴巴地流,好多人自发站在茶馆外面,听到结局都忍不住迎风流泪。

听到主角变成了小狗,活了过来,也不觉得离奇,笑眯眯地连连点头,“做畜牲也挺好的,活的不会那么艰难。”

一连好几天,茶馆都是满座,甚至坐不下,站了好些人也在听。

在茶馆前面有一个老者,他衣着朴素,气度却不凡,但时人都是看你穿着以此判断你的身份,所以在一众短衫中,也不显得很突兀。

有热情的人,与那老者搭话道“你们读书人也喜欢听这个戏是不是,戏里写得太真了,我的老表就是这样没的。没想到这样的也能写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