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时,赵无恤等人也能听到水声哗哗,人声鼎沸了。
靠近一看,却见水中如同沸腾的锅一般,挤了数百名正在渡河的盗寇。虞喜的骑兵卒正驻马河岸,朝水中不断射箭,中者发出了惨叫和惊呼,这简直是一边倒的屠杀,想要转身抵抗的走不了几步就中箭身亡,河水渐渐被染红。
此水宽约十丈,河流不湍急也不深,人马完全可以徒步渡过,赵无恤便让武卒从两边渡河夹击,将这两三百盗寇尽数杀伤俘虏。
赵无恤收起弓,对打马过来禀报的虞喜道:“殿后的贼兵就这么多么?”
虞喜满脸兴奋,这种追亡逐北的打法是他最喜欢,也是最轻松的。
“下臣来得晚,没能看到盗寇那支先走的偏师,也没能咬住殿后的两三千人贼人,只抓住了个尾巴。”
虞喜这半卒轻骑速度快是没错,却也没办法把两千千人的盗寇全部拖住,也怪不得他。
“可知是以何人为首?”
“盗寇一向斩木为旗,没有特别标志,但下臣远远瞧见,那些盗寇中有一面大旗,大概是群盗首领,或许就是盗跖本人之所在!”
赵无恤已经对盗跖极其警惕了,但如果这个殿后之人果真是盗跖的话,那对他的重视还得再提高一个档次。身为统帅,却主动带兵断后,即便此举是为了稳固在群盗中的统帅地位,这份决断、胆气也非常人可有。这种讲义气的举动,难怪他能统一松散的群盗,势力直追薛、滕、郯等泗上小诸侯。
所以说,这场小战只是今日追寇的开始!
赵无恤让虞喜带着骑士在侧翼先行,扫荡周边数里,谨防盗跖的埋伏。又回头激励众人道:“二三子勉之!盗寇就在前方,立功扬名就在今日!”
武卒们停下喘了口气后,又打起了精神来,若是换了寻常邑兵,这会早已横七竖八坐到地上了。
赵无恤掌军,不仅有“十四杀五十四斩”改编的严格罚律,还有一套规范的赏功制度,每次舍爵册勋都是公开进行,还会发放黄铜制的“勋章”,立功者除了经济上的赏赐外,还能得到极高荣誉,羡煞旁人。
而且此次中都之战后无恤还说过,廪丘城工匠坊的织工们正在赶制绣了特殊纹徽的旌旗,称之为“鹰旗”,以后会给立功的旅、卒发放,以彰显其功业,只要建制不取消,就能永久持有!
已经“闻战则喜”的军吏们想这东西想得直流口水,渐渐有了集体意识的兵卒们对此也和赏赐的钱帛和田亩、隶臣妾一样十分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