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

甄仲勋冷笑一声:“赵大夫何等精明之人,怎会如此大方?这邑长老之职我也是暂时担当,每年都要受大夫的亲信监督考校,若是为政不合大夫心意,随时可以撤销!且也没有食田赐予,而是发放粟米作为俸禄,每年200石而已!”

……

“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主持政事而不能取信于民者,就不可以为长吏。甄邑和廪丘的职守完全是选贤任能,即便暂时上任,也随时可以更改撤换,这便是本大夫的用人原则!”

这也是赵无恤在宣政时提出的“从世禄到官僚”!

他将甄邑和廪丘不尽相同的官职打散重建,一邑的长吏名为邑宰,管理政事民生,财政赋税,一年俸禄300石。

此外还有辅吏三人,邑司马管征召守备,秩250石;邑长老管祭祀、乡射聚会,邑士师管刑狱缉盗,秩200石。

两邑正吏的名单逐渐公之于众,赵无恤称之为“公示”,其中甄邑宰的人选早在众人预料之中,那便是张孟谈。

张孟谈可以说是赵无恤势力中的二号人物,也是唯一可以独当一面,在无恤不在时统辖两邑军政的人。

他是无恤好友,在无恤出奔宋国后不远千里前来投奔,献上了谋濮北、入鲁之计,被赵无恤誉为首功之臣。其为人谦虚鞠让,在德义、功劳、为政取信于民方面都十分出众,他出任甄地长吏,可谓众望所归。

而廪丘的长吏,则被授予了新近从晋国赶来的计侨。

计侨本来是个只对数科感兴趣,其余公事能推则推的懒人,赵无恤还在国内时,他就没有实际任职,而是专心钻研数科,培养接班的人才。

但在无恤被逐后,计侨却激流勇进,主动担任了成乡宰的职位,他和羊舌戎一起,将这个因为无恤离去而人心惶惶的乡邑维持了下来。过去一年里成乡富庶依旧,大车大车的钱帛和瓷器纷纷往宋城商丘送,帮赵无恤维持住了开销,在商丘打开了局面。

在濮北之地落入无恤之手后,计侨便和羊舌戎一起卸任,将成乡交给了赵鞅的家臣,带着数科弟子们和部分陶匠跑到了廪丘来为无恤效力。

这位年近四旬的计吏名声在晋国内部已经渐渐起来了,甚至还传到了国外,许多人都知道,成乡宰是位会周髀数字的数科高手,正在钻研“经天纬地”之术。

计侨有名、有功、又有劳,手里十多名年轻的数科弟子也解了赵无恤乏才之急,所以任命为廪丘邑宰无可厚非,既然治理成乡井井有条,更进一步的千户邑应该也能胜任。

比去年冬至时消瘦了不少的计侨却有自己的担心:“下臣生怕政务繁忙,没有功夫钻研数科和教导弟子,主君莫不如另择贤才,侨拾遗补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