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宸组是湖北江夏人,中过前清王朝的举人,时任北洋政府驻荷兰全权公使。荷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中立国,因此魏宸组来参加酒会,纯属是打酱油的。
“秦将军,久仰久仰。”陆征祥文质彬彬,令人心生好感。
此时的秦致远,在北洋政府中也算是鼎鼎大名,陆征祥没有客套的意思,对于秦致远,他确实是久仰大名。陆征祥此次远渡法国,正是为了秦致远而来。
“不敢,久闻陆总长大名,今日得见,实在是三生有幸。”对于陆征祥,秦致远也是久仰大名,倒也不是客套。
陆征祥的一生就是一个茶几,他的仕途颇为坎坷,本人虽然殚精竭虑,怎耐国家积贫积弱,乃至于身负纵横连贯之术无处施展,最终在比利时的一家修道院里郁郁而终。
“秦将军加入外籍军团,为法兰西征战沙场,于万里之外扬我国威,实在是可喜可贺。”陆征祥高屋建瓴。
“正是如此,秦将军得胜的消息传到我驻荷使馆,使馆上下为之振奋不已,大家都说‘我华人从此以后在洋人面前也能挺胸抬头了’。”魏宸组凑趣。
“没错,秦将军的事迹已经传遍法兰西,自从秦将军横空杀出,洋人对待我等的态度已经大为改观,说起来,我等还要承秦将军的情。”施肇基保持队形。
面对几人的恭维,秦致远暗生警惕。
此时的北洋政府,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一系,和以段祺瑞为首的总理一系,为了争权夺利进行所谓的“府院之争”,已经愈演愈烈。在此之前,府院两派在关于北洋政府是否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对于协约国的支持力度应该多大、是否往欧洲派兵等问题上,已经争议良久,为此甚至闹出了“督军团要求参加内阁会议”的闹剧。
北洋政府的最终决定是加入协约国参加世界大战,但是并不派兵,只以民间方式派出劳工前往欧洲。
正因如此,劳工队中并没有北洋政府的势力,秦致远才得以顺利组织军队加入法国外籍军团。
北洋政府不肯派兵,并不意味着就会放任秦致远组织军队。如果在欧洲地区有一支经历过战火淬炼洗礼的铁血之师,北洋政府没有放过的理由,肯定会想方设法把这支部队抓在手里。
秦致远此时的位置其实很尴尬,秦致远虽然是第六团的首领,也是事实上的华人劳工首领,但这并不是北洋政府任命的,而是法国政府任命的。如果北洋政府从中作梗,秦致远可能会面临不必要的麻烦。
客套半晌,秦致远听出了陆征祥几人的意思。陆征祥几人是在旁侧敲击的了解秦致远的思路,看看秦致远有没有借助外籍军团的既得利益,顺势加入法国的想法。
“陆总长放心,秦某生为华人,死了也是中国的鬼,要进中国的地府的,秦某可不想进法国人的地狱。”秦致远一语双关,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