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就找气受……”
“不止找气受……”
两个人一个讲道理,一个摆事实,原本情绪有点烦躁的吕爱娟,越讲道理越兴奋,烦躁不见了踪影,而原本只是想诉诉苦的刘四斤,被吕爱娟的道理讲得情绪高涨起来,两人一路互怼着,一起出了机房。
沃琳哭笑不得。
吕爱娟和刘四斤辩论的时候,她的脑子慢慢回神,两个人问她的话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她本来还在脑子里组织语言,看怎么解释,能更容易让患者接受机器总是坏这个问题,结果人家两位自己先犟起来了。
还好她被无视了,否则她的时间净用来给患者做解释工作了,搞得修机器进度慢,又要落患者埋怨,沃琳苦笑。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不能边修机器边解释,既为患者解惑,又不耽搁修机器。
现实告诉你,有时候还真就不能。
有的人质问你的时候,你如果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将你全部注意力放在他提的的问题上,他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会对你发脾气,甚至会动手阻挠你干活。
刚才刘四斤对沃琳的质问,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有的人边催你修机器,边抑扬顿挫地向你讲述他的故事,两天之前沃琳就遇到一个淋巴瘤患者,滔滔不绝地给沃琳诉说着他在外打工赚钱的辛苦,还有他得病之后对太拼命赚钱的后悔,说要是不那么拼命的话,可能还不会得这个病。
说到动情处,患者一把鼻涕一把泪,沃琳别说当时边听边修机器了,她没有因分心而触电已算幸运。
还有其他各种因机器故障,患者表现出来的着急。
每每遇到这些情况,沃琳都巴不得当时是晚上,她哪怕通宵达旦加班,也想有个安静的环境全心修机器。
。